一個28歲又不甘平凡的屌絲帶著滿腔的熱血和滿腦子的幻想毅然丟棄了6年的職業積累辭職創業了. 沒錯,這就是我,一個幻想不斷被現實打擊并期望沉淀下來踏實做點事情的小青年. 辭職創業也1年半了,一路跌跌撞撞走來,走到了小路口,請各位前輩指點迷津.
整體情況:
階段一、2011年3月,辭職,開了個化妝品實體店,帶著滿腦子的“理念”和“自我優越感”選擇了一個錯誤的項目,“多雜牌整店加盟”。費盡心思把這個爛項目做到稍稍盈利。
結局:街道面臨拆遷,2012年1月,無疾而終。整體核算,店鋪經營不虧不賺。生活費吃的老本。期間有嘗試淘寶,被淘寶的價格戰嚇暈,自認為草根在淘寶做傳統品牌已完全沒有空間。
階段二、2012年1月-2012年5月,繼續在滿腔幻想、滿腦子理念的支配下,費盡心力做了一個護膚知識傳播兼電子商務網站。自創了自認為有原創意義的膚質測試程序,七抄八抄的弄了個化妝品成分詞典,點評了數千個護膚品成分,還有什么在線皮膚診所,什么美麗大講堂,并做到和商城互動。 商城的產品是對市面各類優秀產品精選。
結局:毛利率10%的項目,投資額只有1,2萬的B2C平臺,不是權威卻想教育用戶的思維定位,下場可想而知。虧了五個月時間,沒虧多少錢。 自己幾個點試水了下推廣,心里就有底了。大約賣出了1000多元產品。
階段三、2012年6月-2012年10月,投資幾萬塊搞了個自有護膚品牌,6個可以互相關聯的單品,2個中小樣,整個品牌就自己一個人利用網絡各種資源做起來的。廣東公司按我的配方思路做產品設計并貼牌生產。考慮過嘗試團購網站,后來發現幾個團購網站的精品網購銷量都是假的,沒前途。 最后選擇了淘寶,也是一個人全職做。4個月了,馬上就4鉆。 最近2個月,每個月大概盈利1萬多元。
C店現狀:感覺發展速度停滯了。直通車是盈利的,大約投入100可以產出100凈利潤,但是做不起規模,每天就幾十個點擊,換了N個圖片,測試了各個位置,點擊率也只是略高于平均水平。要想提高點擊量,成本會上升很多很多,而且,我強沖過一些關鍵詞的第一頁5位,結果點擊率不理想,白燒了。 產品用戶整體反饋不錯,不比一些大規模競爭對手差,但不可避免會有一定比例的不好評價,轉化率略降。整體DSR感覺很難控制,三項持平狀態。10月10號-15號那段,其實發展很不錯,銷售額大增,免費自然搜索120左右,按那個狀態,約利潤能有2萬,不知道后來怎么的,UV和轉化都下去了一些。 最近整店UV是160左右,自然搜索80的樣子,轉化從10%左右跌倒6-7%。 但是做到月利潤10000以上還是問題不大。
問題一、關于C店的發展
現有情況下,我的重點應該是什么呢? 提升直通車水平? 重點關注提升DSR,從而提升自然搜索排名?開拓新的其他推廣方式? 說實話,站外推廣,我嘗試過,可能是不得要領,感覺效果實在無法接受 。
問題二、關于以后的發展模式,我考慮過4種,不知道有沒有一種是靠譜的,請前輩們指點
1、開商城。 增加3,4個關聯度極高的單品,然后進入商城。在淘寶商城玩我從前在自己平臺網站玩的理念。 現在覺得不太現實。 資金我就只能拿出20來萬,現在又要一般納稅人資格,即便這個可能通過技術處理搞定,感覺總是廢精力的。各種扣點,各種嚴格規定,感覺以自己的實力似乎操控不下,而且風險太大。
2、增加3,4個關聯度極高的單品,運營一個C店,然后拉5,6根網線復制5,6個C店,或者穩妥點,就是培育一個C店,穩定了,就找個客服,再培育新的。每個店一個客服,自己全面協調運營,客服收入底薪+分段提成制。
3、增加3,4個關聯度極高的單品,重點運作好2個C店,招聘2個客服,自己兼職運營,保證穩定的能夠讓自己謀生的利潤,不擴大規模,保持2個店年銷售額100W,凈利潤30W左右就行。 同時,改造原來的B2C網站,變成美容護膚文化推廣+自有品牌銷售。做好3,5年只有小投入不要產出的想法。每年投入2,3萬,多考慮免費推廣渠道,自己多在傳統渠道和網絡媒體寫作專業文章,打造個人專業形象。如網站能做出一定的影響力,有了一些流量,再作為今后發展的重點。 (網站名:XXXX的在線美容診所)
4、什么都不瞎想,增加3,4個關聯度極高的單品,做好一個C店,以擴大規模為主,銷量上去了,自己的眼界可能也變化,到時候再考慮后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