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如日中天。2012年1月至11月,僅淘寶網和天貓,重慶人消費了整整190億元。而被網購一手催生的無數賣家,在一個鼠標和一根網線連接的財富世界里,有人成就了百萬夢想,有人正孤獨地堅守,也有人黯然離場……
早在2010年,淘寶上的重慶賣家已達5萬多人,而今,淘寶賣家更是已成為一種職業(yè)群體。重慶淘寶賣家目前處于怎樣的生存狀態(tài)?連日來,重慶晨報記者走進淘寶賣家往來于網絡世界與真實世界的生活,掀開他們生存狀態(tài)的一角。
昨日,江北海洋廣場重慶網商產業(yè)園,很多重慶網商發(fā)出的貨物都會在這里集中發(fā)往全國各地。
藍鉆賣家
一個人支撐一家店比熬夜更可怕的,是孤獨
一個人支撐一家店
比熬夜更可怕的,是孤獨
皇冠賣家
破繭成蝶不易敢當甩手掌柜的在重慶極少
破繭成蝶不易
敢當甩手掌柜的在重慶極少
離場者
入市者
每個行業(yè)都有最終的離場者,淘寶賣家們也一樣,2012年7月,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一份報告稱,淘寶網每天停運或倒閉的賣家數量近萬家,盡管淘寶網很快做出官方回應,表示傳言不實。但離開的人,的確很多。
2012年,淘寶和天貓全網成交額預計超過1萬億人民幣。顯然,李國彬不是幸運的那一撥。
4個多月前,李國彬和他的合伙人決定關店,離開這個承載著希望,卻又波濤洶涌的淘寶江湖。李國彬記得,決定關店那天,投資的3萬元全部用盡,唯一剩下的,是滿屋還沒來得及賣出的存貨。
李國彬說,在他堅守的那幾年,身邊關店的人很多,有賣數碼產品、化妝品的賣家,但這些人大多是做兼職,屬于玩票店。
入市者
盡管人來人往的淘寶帝國,有賣家成為過客,最終被淘汰或者自行選擇離開,但從來也不乏入市者,這個春天,32歲的江北人柳茂大手筆地投資40多萬,打算將自己的原創(chuàng)品牌打入天貓,做的同樣是童裝。
相較剛剛入行的小賣家,和已氣候小成的皇冠級賣家,藍鉆賣家是懸浮著的中間層,絕對主流群體,他們,等待破繭成蝶,擠進皇冠賣家的俱樂部,但現實是,現在必須一個人守著一臺電腦,游走在線上線下兩個有著天壤之別的世界,是重慶無數奮斗在淘寶帝國的賣家縮影。
10點
網絡世界開啟
26日上午8:00,位于大渡口與九龍坡之間的朵力名都小區(qū),當上班族急匆匆地出門時,李玨還躺在被窩里。兩個小時后,10:00,手機、鬧鐘同時作響,李玨的一天開始。
“親,對不起,剛看到留言,您稍等,我馬上幫您查貨。”李玨點開旺旺,凌晨1點多,山東淄博的買家一連發(fā)了5個鏈接,此時她剛好下線離開。如果順利成交,這5件春裝出手,她能穩(wěn)賺190元,來不及洗臉、漱口,李玨蓬著頭,瞇起掛著黑眼圈的眼睛,要趁著買家頭像還亮著,盡快網下這單業(yè)務。
10多分鐘聊下來,對方拍下兩件襯衣、一條短裙,成交額430元,李玨包下郵費,能遇上這樣的買家,這一天算是美好地開了個頭。
逐一回復買家們的留言后,旺旺響起的頻率降低,李玨開始給自己洗漱,離開旺旺前,她將音響聲音調至最大,為了防止漏掉旺旺響起的聲音。
“這些在5分鐘內都能搞定,做我們這一行的,你講究不了那么多。”洗臉、漱口,28歲的李玨動作很麻利,在冰箱取出牛奶后,快速回到了鍵盤前,對外的唯一出口,是服務器另一端,永遠看不見的客人。
生意
早已進入微利時代
2007年底,李玨從就職的化妝品公司辭職,當起淘寶店主。這一年,淘寶網成為亞洲最大的網絡零售商圈,整個中國,網絡購物市場全年銷售額為594億人民幣。
“那時重慶的淘寶賣家還不算多,我很看好網購賣家這個職業(yè)。”最初入行時,李玨的想法很簡單:沒人管,投資不大,大小還算個小老板。那一年,李玨很少出門,但網購的生意好做,她一開店就賺到了錢,每月收入6000元左右,是此前工資的一倍。
李玨說,如今,她的生活已經被打磨得很“規(guī)律”,5年來幾乎一層不變。每天最大的活動空間,是從臥室步行到一墻之隔的“庫房”查貨,“庫房”本是間10多平米的小臥室,如今被用來堆放各式女裝,“我是做網上淘手生意的,沒有很固定的貨源,去時尚小店和日韓店鋪里淘貨,然后拍圖,在我的店里上新。”
李玨說,靠對款式選擇的獨特眼光,她生存了下來,“現在不如以前,早幾年的時候,店里只要掛衣服,就不愁不好賣,但現在,對我這樣的賣家,幾乎就是‘微利時代’,拼不贏價格,我只有拼款式。”
現在,凌晨1點關電腦睡覺,她已養(yǎng)成習慣,睡得太早,反而覺得不踏實。
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