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不適應電商玩法 市場規模是會下蛋的金雞
牟貴先的《電商悼詞》一文也凸顯了國美適應電商玩法的窘境。很多人都說電子商務的本質是商務,零售玩法才是電子商務的核心。其實這只說對了一半,電子商務的本質不僅是商務,還有電子,互聯網玩法也是電子商務的核心。阿里、騰訊、百度、優酷等互聯網企業都有億級用戶,有流量保證,互聯網企業流量才是收入的來源。
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講,流量就是利潤的來源。阿里通過零售信息吸引了龐大的用戶群,在大流量的培育下淘寶的市場規模不斷攀升,同時還培育壯大了天貓、支付寶、聚劃算等平臺,這些平臺都是給阿里不斷帶去效益的金蛋。同樣,擁有7億注冊用戶的騰訊也是這種玩法,通過QQ壯大了游戲業務、壯大了微信業務、門戶業務等?;ヂ摼W企業都是這種玩法,通過用戶規模帶動經濟效益。京東想做的也是這樣的事情。
京東在電商行業摸爬滾打9年時間,已經摸清電商脈絡,所謂電子商務,既有商務,還有電子,“商務”只是自身發展的基礎,利潤則藏在“電子”中。電商只有傳統零售玩法是不夠的,本身中國零售業的毛利就普遍偏低,加上連年不斷的價格戰,零售業的毛利更低。自己苦逼兮兮地做供應鏈摳1個點毛利,而淘寶早就依靠流量與規模紅利坐享電商收益了。不僅如此,淘寶已經依靠流量和市場規模孵化了好幾只金雞。
正是因為京東看到天貓模式更有利可圖,才會在這兩年加大POP平臺的建設力度,平臺才能讓京東的市場規模更為龐大,更為龐大的規模才能為其廣告業務、物流業務、金融業務、數據服務業務帶來利潤。
傳統零售的玩法是可以通過規模增強市場話語權,向上游供應商要更高的返點來提高利潤,但電商的玩法不僅于此,國美還需時間深入了解。
一會兒價格戰不對 一會兒又搞價格戰 國美在玩什么
在寫完前兩段后愕然發現,國美又開打電商價格戰了。其實牟貴先的《電商悼詞》最后幾句話早已說出國美會在4月會發動一輪價格戰。對于國美電商來講,除了用價格戰刺激消費,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吸引消費者了。
就像上文所說,今年對于國美很關鍵,要么丟車保帥,放棄電商業務的增長,做好電商基礎建設,穩定傳統零售業務;要么通過虧損換取市場規模,爭取縮短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奪得一個電商領袖席位??磥韲酪呀涍x擇通過虧損換規模了,所以現在的國美需要做一些事情來引起輿論關注,進而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
不被消費者忽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被輿論忽視,目前電商輿論關注點更多的集中在阿里、京東、蘇寧身上,國美電商經常被忽視,所以不做點秀,搞點話題,國美的周年慶、店慶月活動無法引起輿論關注。輿論需要話題,話題需要有矛盾點,越是有矛盾沖突的地方越容易制造新聞,國美的前后矛盾讓媒體對國美電商更加感興趣。
雖然國美起初的設計可能是通過牟貴先的《電商悼詞》引發輿論對國美418的關注,但由于在《電商悼詞》中只是在文中末尾用4句話只言片語的略帶提及國美將在418有活動。這就讓輿論關注焦點集中在國美對京東的暗諷與電商價格戰的反思上,按照原計劃是一次失策的話題營銷。不過,正是國美對電商價格戰的反思與再次發動價格戰之間形成前后矛盾,才引起媒體對本月價格戰的“特別關注”,原本失策的話題營銷反而起到了意外效果。
既然國美發動了本輪電商價格戰,必然不會錯過今年618、818、雙十一、雙十二這幾輪關鍵的電商戰役,今年國美選擇了將價格戰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