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微購欲整合電商渠道。4月1日,百度微購項目正式上線百度搜索。用戶通過百度搜索相關關鍵詞,百度會在相關網頁中呈現部分電商網站的產品信息和圖片,用戶無需注冊即可憑借驗證手機號直接通過搜索頁面進行購買。
從頁面顯示信息看來,目前百度主要的商品來源主要為為京東商城和一號店,涉及的品類包括涵蓋生活電器、手機數碼、食品飲料、化妝品等,目前僅支持貨到付款。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月份百度就將百度微購作為一款web應用測試上線,而當時主要的產品提供商是一號店。三個月之后,百度微購已經作為搜索結果呈現,這也暗示百度的流量價值挖掘又更近了一步。
不過,百度此次上線的微購項目卻并像之前的品牌專區那么簡單。百度微購不僅僅涉及到了流量的導入,還包含了對于下游渠道的整合,這對于電商企業來說,一個聯合與博弈的心態糾結在此體現得淋漓盡致。
影響用戶決策的商業聯合
“從初階的流量截取和比價返利,到中階的用戶評價內容創造分享獲利增加黏度,再到高階的用戶購買決策影響,最終對電商產生價值?!痹诳赐臧俣任①徚鞒龅腜PT之后,NOP創始人劉爽在微博上梳理了百度微購的發展路徑。影響用戶決策,改變用戶習慣成為了百度微購項目看上去頗為理想的目標。
事實上,“快速購買,無需注冊”也是百度微購重點強調的一個優勢。在百度微購的品牌推廣介紹中,微購項目被如是宣傳:“無需注冊,100%正品,全場貨到付款,省去傳統購物過程中注冊、支付等繁瑣流程,盡享購物便捷!”
在電商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幾乎所有的商家培育起來的用戶的習慣都是用戶需要注冊之后才能購買。盡管所有的商家都字盡量縮減用戶從下單到購買的中間環節,但注冊依然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商家需要用戶資源,這會是其最核心的數據之一。
但百度希望改變這一切,百度希望依托在產業鏈上強大的流量控制力整合商家。
事實上,百度也擁有這個能力——Alexa數據顯示,包括京東商城、當當網、蘇寧易購、亞馬遜等網站最大的上行站點清一色都是百度。雖然百度商業屬性流量在整體的占比不高,但依托這些流量,淘外的商家已經能夠產生巨大的交易量。
據了解,除已經上線的1號店和京東商城以外,百度微購即將上線的商家還有當當網、蘇寧易購、順豐優選、走秀網等。而最為關鍵的是,這一切資源都會是免費的。知情人士告訴i天下網商記者,除了從百度搜索頁面中免費提供一塊區域用以展示商品以外,百度還將通過hao123.com等來宣傳和推動百度微購項目的影響力。
一個由強大參與者形成的意在可以改變用戶習慣的聯盟似乎已經形成:對于百度來說,從關鍵詞頁面截取一塊頁面免費給商家用以展示商家產品雖然目前會損失一定收益,但從長遠來看卻是“意義深遠”的,而對商家而言,能夠免費拓展渠道和引入流量自然是再好不過了??瓷先ィ俣鹊膭幼黝H具氣魄。
電商渠道整合實驗
“這畢竟也是一個渠道嘛。”一位微購項目合作電商的內部知情人士委婉的發表自己的看法。
他的態度是,既然這是一個渠道(更何況是一個免費的渠道),那為何不利用呢?在現在看來,這沖擊的還不一定是自己的用戶。如果這個項目在幾乎沒有成本的情況下能夠給電商企業的銷售帶來增量,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問題的關鍵在于這個聯合參與者的合作是建立在主導者(百度)的價值讓渡和參與者對于未來的獲利期望基礎之上的,如果一旦合作基礎出現變動,那么整個聯合就變得十分脆弱。
最直接的疑問就是百度微購項目能夠做多大。如果一旦百度的整合商品銷售占到參與電商的一定程度的時候,電商企業的部分渠道就被百度實實在在的控制了,那么這部分電商就被去前端化的風險,這時候電商就真成為了“搬運工”了。從電商參與者角度考慮,他們并不希望百度微購太大。
與此同時,京東商城作為微購項目最主要參與者,近日也傳出在與返利網站合作。一方面,電商企業在盡量將流量去中心化,遠離百度,而另一方面電商企業又在希望能夠盡可能的利用百度的流量導入,電商企業對于百度作為強勢流量渠道的這種雙面態度則直接影響著百度微購的發展。
有分析認為,如果在電商企業勢均力敵,電商平臺的行業壁壘不那么明顯的情況下,百度做流量價值挖掘和渠道整合是在與一個“眾小”的行業進行博弈,是能夠分化控制的;但是現在電商資源集聚效應明顯,百度要想實現合作只能先與電商巨頭進行博弈。
此外,百度本身對于這款產品似乎也顯得不那么自信。i天下網商記者了解到,微購項目的由負責商業搜索開發的百度上海研發中心主導開發,而這個項目在百度內部也被稱為“實驗”。
不過,對于百度來說,微購項目能夠讓電商企業能夠以一種參與者心態合作,拋開項目成敗本身不談,這至少證明了百度在商業價值開發又更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