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在淘寶上買過東西,我們來說最常見的購物過程:
從某個入口 類頁面(或廣義到產品)開始,經過某種導購 過程,到達了需要你做交易決策的頁面 ,之后,進入交易過程 。
手繪:一個買家的淘寶之旅
每個環節,舉一些例子說明一下典型的產品。
入口,最典型的是淘寶首頁或某個活動頁面 ,當然,對于一些資深的淘寶買家,Ta的入口也可能是“我的淘寶 ”、某個“垂直市場 首頁”、收藏的某個“店鋪 首頁”,甚至是某些有SNS 屬性的頁面 ,比如淘寶內部的論壇、幫派 ,或外部的蘑菇街、美麗說。
然后,從這個入口到一個具體的商品詳情頁面,也叫商品 Detail 頁 ,的過程,都可以視為廣義的導購過程。淘寶可以根據買家是否有明確的購物需求,而用不同的產品來導購:
——對有明確購物目標的(比如說要買一雙Nike鞋,連貨號都知道了)買家,提供搜索 、搜索結果頁 ;
——對于只有模糊購物目標的(比如想買幾件T恤、一個路由器)買家,提供類目導航、各種頻道頁導航 ;
——對于沒有購物目標的(很像線下逛街的女生,隨便看看,看到好的就買)買家,可以提供各種促銷活動 信息,君不見,多少本來沒購物需求的人,面對雙 11 的促銷頁面,忍不住直呼想“剁手”。
導購的過程頁面,經常是一個列表,所以也叫List 頁 。
隨著購物訴求越來越多樣,近年來我們在嘗試通過購物的心理訴求來分類導購,比如“求新、求便宜(對list按照價格排序就是很典型的對應功能)、求實惠、求品質、從眾(按銷量排序)、追星”等等,或者是場景化的導購 ,比如對裝修,可以按照“水電階段、泥瓦階段、木工階段、油漆階段、軟裝階段”等引導買家。這里面的學問很多,靠的是對行業和用戶的理解。
這個環節背后,還有一些,買家不太能感受到的產品,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營銷體系、會員體系、廣告系統 等,有時候,出現在你面前的寶貝,可能是根據你的會員信息,通過營銷或廣告系統里,某個強大的算法算出來的。
接下來,你到了商品Detail頁,在頁面上瀏覽各種信息,做出購買決策,可以不買,可以“立刻購買 ”,也可以再考慮考慮,把寶貝放進“收藏夾 ”或“加入購物車 ”,還可以通過“阿里旺旺 ”和賣家溝通。
之后,就進入交易過程,從付款到賣家發貨到買家確認收貨,到評價, 當然,還有可能存在的逆向流程,比如退款、退貨 。支付環節的支付寶 ,因為早在2004年就獨立出去了,這里就不細說了,希望以后有機會能看到支付寶的產品故事。
對了,定義一下,我們講的淘寶,是廣義淘寶,一些延伸產品也算,比如B2C平臺“天貓 ”、C2B的“聚劃算 ”等,都可算是淘寶非常有特點的垂直市場。而“一淘 ”,可看做是淘內加淘外的全網導購的一個入口。
另外,還有一些產品需要大家自行腦補,第一,上面提到的產品,平時大家看到的多是前臺,而任何一個產品都是有后臺 的,而且后臺的設計往往比前臺更復雜;第二,我們多在說過去的故事,所以無線 相關的提及不多,但道理是相通的;第三,與賣家關系更大的產品,如商戶工具、物流、金融、阿里學院 等,大家比較陌生,要解釋清楚也比較難,所以也一筆帶過。
上面,我們默默的提到了網站的四種典型頁面,對做網頁產品的同學可能有些幫助。這里再提一下:
第一種,Detail 頁面 ,好比新浪的一篇新聞,相對靜態,主要用于展示信息;
第二種,List 頁面 ,比如baidu的搜索結果,是一個引導性的過程頁面;
第三種,交互頁面 ,需要用戶填各種表單、需要互動的頁面,比如各大網站的注冊頁面;
第四種,綜合頁面 ,就是其他很難分類的,或者前三種混合的頁面,呵呵,比如淘寶的購物車頁面,就混合了List和交互。
有了這個框架,碰到淘寶的任何產品,都可以找個位置放進去了,下一節開始,故事將一一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