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的電商促銷大戰于今日步入最高潮。因6·18是京東店慶的正日子,其他電商也紛紛卡在這一時間點推出重磅活動,圍剿京東之意明顯。
促銷活動紛紛推出
6月份電商促銷季主角是京東,與天貓主導的“雙十一”大促相互呼應。今年正逢京東“6·18十周年大促”,亞馬遜、國美(微博)、易迅網、凡客、1號店等都順勢加入戰局。其中不乏矛頭直指京東叫板的。
6月17-19日,京東推出持續三天、全品類的“老劉專場”,易迅網則宣布展開針對京東的雙倍“貴就賠”服務。另一家劍指京東的是國美在線,由國美在線董事長牟貴先挑選亮點單品,開設“老牟專場”,進行不限量五折銷售。6月15日-6月18日,北京國美還展開“全網比價,差價雙倍返還”的活動。
而早在6月初,各大電商已打過一輪“微博戰帖”的口水戰。京東率先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別鬧,6月有且只有京東”,迅速引發蘇寧、易迅、當當等跟進“別慌”、“別吹”、“都別裝”等“別X”系列。
由于并非自己“主場”,也不愿為競爭對手京東造勢,阿里顯得比較低調。不過在大促期間,天貓并未置身事外。6月6日,天貓宣布啟動6月年中大促,稱電商應“真金白銀的讓消費者得利”。
價格戰被指實為公關戰
“6·18”會否演變為混戰,進而使得行業各種不規范現象再度叢生?去年8·15電商價格戰期間,發生了物流滯后、虛標價格、未完全履行價格承諾等現象。后被發改委認定為涉嫌價格欺詐,也令消費者頗為失望。
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小敏律師指出,電商在促銷中應注意遵守法律法規,避免涉嫌不正當競爭、虛假宣傳或欺詐、壟斷等。同時,她建議電商行業加強行業自律,盡快制定相關行業規范及標準,杜絕無序競爭。并提醒消費者理性消費,積極維權。
電商觀察員魯振旺認為,價格戰實為公關戰,以“價格戰”噱頭帶動消費者關注度,拉動消費欲和消費力,已成為電商的標準打法。從價格競爭回歸到價值競爭才是多贏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