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相關部委日前正在積極調研,近期極有可能出臺與之關聯度極高的利好政策。
一位不業內人士曾介紹,日前關鍵部門正就“給予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支持”向各部委、行業協會、第三方市場組織等征求意見。
該政策的一個核心內容大意為,對小微企業年銷售額在24萬元人民幣以下的增值稅、營業稅納稅人(包括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和個人),將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
不過,根據昨日國務院公布的最新政策顯示,小微企業征稅起點正式定為月銷售額2萬元人民幣,而且,僅涵蓋小規模納稅人(企業、個體工商戶、個人),未涵蓋一般納稅人,這比消息人士透露預先討論的門檻相對嚴格。
分析人士指出,此政策出臺,將有數千萬的小賣家、電商創業者將受到鼓勵。“這對依靠電子商務實現創業或轉型的諸多中小企業和創業者來說,是不折不扣的好消息。”
征稅問題已令電商業成驚弓之鳥,每當有與此相關的動作,均可能被過度解讀,甚至不久前與之基本無關的網絡發票的實行,也被誤認作電商征稅。
但實際上,在調查中發現,所謂電商征稅一事,一直有被“人為放大”的傾向。
一方面,規模化的B2C平臺、B2B平臺、服務商、品牌商、大賣家等早已實現了規模化和企業化運作,“交稅這件事已經很正常了”。
另一方面,眾多個人創業、夫妻店、小微企業、小型淘寶賣家由于受起步階段的規模所限,很多小賣家的月銷售額都低于起征點,即使按照現行稅制,本來就不必納稅。
當然,還有大量的中間賣家,營收規模超過起征點,但尚未形成正常的企業化運作。這部分賣家對稅收優惠的期盼值非常高。
“該政策對淘寶上的小賣家而言可能最為受益。”一位近年來一直在研究中國小微企業稅收制度研究的稅制專家告訴億邦動力網,這項政策看上去很簡潔,但其釋放的信息卻很豐富,可從如下兩個方面解讀:
①將增值稅起征點統一為最高點,明確了優惠政策。
所謂的起征點則是指達不到這一點的不征稅,達到這一點的全額征收。
依照現行《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增值稅的起征點為五千到兩萬元,各省根據自身情況具體確定。多數省市起征點為兩萬元,但有些省市低于兩萬元。
新政策統一了全國起征點,以最高點兩萬元為起征點,提高了征稅的門檻,對小微企業而言,顯然是一種優惠。
②優惠政策的適用對象由個人擴大到企業。明確了征稅主體為小微企業,而不僅僅是個人;
現行的《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起征點僅適用于個人(個體工商戶等),企業不得享受。也就是說,即使企業的月營收低于兩萬,也應繳納增值稅。
但新政策則將擴大優惠范圍,涵蓋了企業和個人。
但是,這一稅制如何執行,可能還會在具體操作中遇到一些新問題。在與幾位淘寶小賣家進行溝通后,大家關心的問題包括,如何對自身的營業額的應免稅與應征稅部分進行劃分?如何界定自己是否是小微企業?
對此,專家介紹,此次征稅優惠政策,執行中可能會通過第三方交易平臺、支付平臺代扣代繳,“至于小微企業的界定辦法,則可能借鑒《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的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