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高考的橋很擠,一年能擠出頭的寒門學子沒幾個(當然,現在路寬了些)。淘寶的橋也很擠,你就知道現在淘寶的橋有多擠。“在淘寶上成功的太少,大多數是做了炮灰,泡沫愈多,炮灰愈多。平臺的野蠻模式決定了絕大多數賣家的侏儒宿命。”
2、寄生的鏈條很長
高考肯定是不賺錢的,報名費才幾個錢。但是補習班、輔導書、沖刺班、高考營養套餐、高考房、謝師宴……你看多少人圍繞在高考在掙大錢。一樣一樣的。淘寶開店是免費的,但是圍繞著淘寶推廣、裝修、代運營、客服培訓、托管……你看有多少人、多少個子子孫孫的項目圍繞著免費的淘寶在掙大錢。
3、規則經常變
高考原來是3+2,后來是3+1,再后來還有3+N……現在到底怎么個考法我不知道了。每次規則的變化都是“師出有名”的很堂皇的理由:什么鼓勵綜合發展啦之類的。同樣,淘寶的規則也經常在變,基本上也都是為了“提升店鋪的綜合能力”。
4、容易成為熱點、熱門話題
每年高考,一定有新聞是說“警車開道護送考生”、“忘帶準考證如何云云”之類的報道出來。在淘寶這個生態里,也一定有新聞是有關“淘寶賣家創了個什么奇跡”、“什么什么也能在淘寶上買了”。究其原因,還是在于高考、淘寶都已經深入人們的生活了。
5、吐槽始終相伴
和上一條的原因一樣,滲入得太深了,贊譽和非議就會并存。每年高考結束都有吐槽高考的,以作文題目最為典型。而淘寶的變化、淘寶的新聞也一定會有吐槽的,有抨擊規則的,有抱怨霸道的。
6、總有偏向性的政策存在
高考一盤棋,看起來總體規則是公平的。但是北京多少分能上清華北大,山東多少分能上清華北大,這種偏向性的政策總是引來很大的爭議。淘寶的政策一盤棋看也是公平的,但淘寶始終有自己的盈利導向,對有些品類、有些賣家也存在偏向性的政策。當然,這種政策未必向高考一樣明著說了。
7、“X二代”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盡管高考在規則設計上是一視同仁的,但很明顯的能感覺到十幾年前普通人家孩子通過高考實現人生翻轉的幾率要比現在來得更高。現在“X二代”們在高考的同一起跑線上,往往能比普通人家孩子獲得更明顯的優勢,比如各種稀奇古怪的加分、比如高考移民。在淘寶,原來的小賣家是怎樣的生存狀態,現在的小賣家又是怎樣的生存狀態?大賣家、傳統品牌,在淘寶上可以獲得更明顯的資源優勢。
8、“狀元”現象
“高考狀元”經常是各大高校的爭搶對象,“高考狀元”也是各地學校、各地媒體樂于用來宣示自己教學質量的名片。記得有一篇文章寫過,那些年的“高考狀元”在做過狀元之后,上了大學走入社會,很多人已經沒有了當初的榮光了。是啊,在高考的賽場上做成“狀元”那是一種勝利,但人生的賽場有更多的比賽項目。在淘寶,也有類似的“狀元”現象,某一品類、某一次大促,有些賣家出名了,于是乎它所代表的所有技巧、所有運作方式也都成了寶貝,被眾人追捧,也被淘寶推廣。但是,回頭數數,有多少“狀元”已經“泯然眾人矣”?“狀元”本身就是一種宣傳所需的產物,一茬接一茬的,當了“狀元”有好處,但很難保證你一直有好處。因為,年年都需要一批新“狀元”。
9、橋雖然窄,但路確實比以前多了些
以前高考幾乎是“華山一條路”,現在則路多了。雖然高考仍然是大多數人的必然經歷,但是即便高考失利,有了比以前更多的選擇:留學、職業學校、民辦大學等等。電商也一樣,淘寶依然是很多人進入電商的主要選擇,但畢竟這幾年競爭下來,各大電商的開放平臺為想從事電商的人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有的人只做某個平臺,也活得蠻滋潤的。另外,外貿電商也成了一種新選擇,這就有點像留學了。
10、問題很多也不算輕,但暫無比它更好的選擇
高考存廢之爭很久了,有句話還是有點道理的:盡管高考不是最公平的方式,但它確實是目前相對公平的一種方式。對于淘寶,同理可證。淘寶的規則、淘寶的環境,這么多年下來也積累了很多問題,弊病,但作為一種面向所有人的低門檻開放平臺,暫無比它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