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總是語出驚人,最近他硬說淘寶從來不是C2C,引起許多人的疑惑。而無論從淘寶網的自己的簡介看,還是馬云以前的一些說法看,馬云似乎在自相矛盾,那么他一定別有用心。
一、硬要說淘寶從來不是C2C?
最近,馬云頻繁地對外界說明淘寶B2C業務的重要屬性。并且,在近日談論優衣庫與淘寶網進行戰略合作時,馬云表示,“淘寶網從來沒有想過是C2C,也從來不是C2C。”此語一出,引來一片疑惑。
但是,如果稍微了解一點淘寶歷史與現狀的人都知道,淘寶目前是C2C與B2C并重的。在淘寶網的自我簡介中提到,“淘寶網,亞洲最大網絡零售商圈,致力于打造全球首選網絡零售商圈,由阿里巴巴集團于2003年5月10日投資創辦。淘寶網目前業務跨越C2C(個人對個人)、B2C(商家對個人)兩大部分。”對于這點,馬云不知做何解釋。
且不說淘寶2003年剛上線時,目標就是沖著當時國內C2C老大易趣并一舉獲勝,也不論2008年初淘寶增加了B2C商城,就兩個月前(2009年2月)馬云的講法也是說“淘寶既不是C2C,也不是B2C,而是現在的淘寶網,已經成為涵括ebay(消費者對消費者的拍賣平臺)、亞馬遜(商家對消費者固定價格平臺)、沃爾瑪(面向所有消費者的主流零售方式)三者優勢的綜合性大平臺。準確的說,淘寶是C2C2B,第一個C就是消費者,也就是前面說的,一切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大淘寶戰略。”,兩個月說法就變了?
這些證據都表明,馬云雖然經常語出驚人,但是此次他是在自相矛盾,出爾反爾,那么這背后他一定別有用心,在打別的主意。
二、為何要淘寶與C2C劃清界限?
馬云硬要說淘寶從來不是C2C,硬要把淘寶與C2C劃清界限,目的在哪里?陳永東分析有三方面。
其一,馬云想抹去C2C與B2C的區別。馬云精得很,去年他就提出,C2C和B2C的區別對消費者并沒有意義,因為消費者并不關注到底是廠商還是經銷商賣的,他們關注的是這個網店的信用,商品的性價比等數據。馬云稱淘寶關注的是后面那個C,也就是消費者。當然,對于馬云一個企業家而言,C2C與B2C只是電子商務理論研究中的相關概念,只是能有更大的交易額,管他哪個模式。
其二,馬云想讓淘寶能在美國順利上市。據有關傳聞,淘寶網正在進行上市的準備工作,預計將于明年IPO。而為了在美國順利上市,并獲得相應資本的青睞。有相關分析稱,淘寶網C2C部分依靠競價廣告等形式營收,但整體規模和盈利可能仍然遭遇到了業界的質疑;然而淘寶商城這一B2C業務則更具有穩定性和增長性,更容易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因此在現在這一時刻強調其B2C業務也是為淘寶上市提前造勢。
其三,馬云想麻痹美國的競爭對手并營造合作機會。馬云曾于上月訪美,并稱“當年被他在中國市場打敗的eBay目前仍是美國C2C市場老大,eBay在中國沒有失敗”,陳永東當時寫博文稱馬云這是在“捧殺對手”。而當時馬云也稱,淘寶到美國來,不是為了競爭,是為了更好滿足顧客的需求,淘寶與ebay雙方也可以合作。如果淘寶被定性為以B2C為主,則eBay顯然就不是對手了,而且可能成合作方。
三、一些賣家與買家的疑問
除了以上問題外,馬云“淘寶從來不是C2C”的說法還引起賣家與買家一些其他疑問。
1、淘寶會不會棄C2C保B2C?陳永東認為不會。雖然C2C對于淘寶而言由于賣家與買家很多,淘寶管理起來非常麻煩,但它能帶來人氣,且對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而言是很大的一塊。可能的情況是,淘寶會逐步擴大B2C業務,但C2C照樣會繼續,而不會放棄。
2、淘寶今后在國內與國外的重點會有不同嗎?這有可能。如上所述,在國內,淘寶應該是C2C與B2C并重,當然B2C會擴大,而如果與eBay合作成功,則可能會同時經營eBay的中國業務;在國外,淘寶則可能以B2C為主,否則馬云造勢“淘寶從來不是C2C”就沒什么意義了,而與eBay合作時,美國的淘寶主要的業務可能是B2C,在美國,淘寶可能會將C2C授權給eBay經營。
3、淘寶對C2C會不會逐步增加收費?有不少賣家擔心,馬云在重視B2C的同時會對C2C賣家的收費增加。陳永東認為,這種可能性有,但增加幅度應該很小。因為,一方面,淘寶在國內市場份額遙遙領先后,它可能覺得稍微增加一點收費對其市場影響不大;另一方面,增加幅度不可能很大是因為,拍拍、易趣等國內對手都想通過免費爭奪市場,如果幅度較大,則可能得不償失。
總之,馬云還是很精明的(有人要說是很狡猾),他的每句話似乎都想驚世駭俗,但每句話的后面又有其自己的謀劃,這次也不例外。但是,淘寶要與C2C完全劃清界限是不可能的,至少五年內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