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網可以說是推動國內電商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平臺,淘寶網改變了很多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把消費者從線下購物拉到網上購物。隨著越來越多的賣家入駐淘寶網,導致各種各樣的畸形競爭出現。
好產品在淘寶難立足,好商家同樣生存困難。
1、過份的低價戰倒逼運營成本,只能縮減人手,降低服務質量;
2、無法保持平衡穩定的供應鏈,各類活動造成巨大的波峰波谷,要么缺貨要么被滯銷庫存壓垮;
3、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爆款運營長盛不衰,提供豐富產品持續服務的商家卻很難生存,陷入規模不經濟;
過度低價在表面上看有利于消費者,事實也并非如此。沒有合理的利潤空間,導致廠家和商家降低質量,最終也損害了消費者利益。無節制的低價,最終造成廠家、賣家、買家是三輸,只有平臺獨贏。
在低價這個問題上,有人說這是市場決定的,淘寶只是交易的場所而已。其實這種觀點太幼稚了,當淘寶憑借壟斷地位掌握絕對控制權時,寄生于淘寶的廠商根本沒有話語權,只能無條件順應平臺的意志。低價并不是商家的意愿,卻正是在淘寶平臺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選項。在這個所謂的生態里,淘寶以其壟斷地位享受著至高無上的權力,日進斗金,造就成千上萬的富豪。而商家弱勢如羔羊,大多數商家的生存異常艱難。一個公平合理的、互利共生的生態系統,怎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反差!
三、**盛行,商業誠信被肆意踐踏
在淘寶虛假交易被稱為**,“十個淘寶店九個*”,其瘋狂已經到了外界無法想象的程度。淘寶有幾百萬個店鋪,競爭從最初的產品和服務,到廣告和營銷,最后居然演變成**競賽。**可以讓銷量迅速提升從而獲得搜索排名,**可以讓評價里充斥著溢美之辭。**也讓平臺業績亮眼,利潤豐厚,然而——
**對淘寶生態,是一劑致命毒藥!
對商家
淘寶官方對**的態度時松時緊,有輕有重,那個聽上去有點熟悉的專業術語叫作“選擇執法”??蓱z那些以產品、品牌、服務、或營銷見長的商家,不**是等死,**是找死。
對買家
淘寶等電商比線下購物有一個巨大優勢,買家可以從熱銷和評價中得到非常有效的參考信息。然而現在淘寶購物,消費者必須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因為熱賣數量可能是假的,好評可能是假的,也許,只有價格是真的?
對平臺
首先是秩序的混亂:趕走誠實守信不會玩**的商家,只留下一群**好手,這樣的平臺最終會走向何處?
其次是影響廣告:如果**可以獲得好排名,誰還會去投放直通車和鉆石展位這些付費推廣?
最后是數據摻水:馬云不斷念叨“DT”,而讓阿里引以為豪的消費大數據,絕大部分來自于天貓和淘寶。當一多半的銷售數據來源于**的假交易,這樣的數據信噪比太低,雖“大”又有何價值?
更嚴重的后果:
正如馬云所說,在中國做生意“要么電子商務,要么無商可務”。對于千千萬萬傳統的中國商人來說,淘寶幾乎就是電子商務的全部,這 些商家在淘寶的生態里,學到的最重要一課卻是——“為生存而**”。因為所有的人都在*,獨善其身沒活路。原來還堅持誠信為本,慢慢也就同流合污“適者生存”了。說重一點,當這種做假的風氣成為行業主流,誠信精神徹底淪喪之時,中國當代的商業文明將病入膏肓!
**,能不能治?
如前所述,淘寶擁有絕對壟斷的地位,商家并沒有膽量觸犯淘寶的規則底線,想治**并非沒有良藥。關鍵在于——想不想治? 淘寶如果鐵了心打**,對自身產生的影響包括:
1、淘寶總銷售額將瞬間打回原型,除去**部分后,財務報表非常難看;
2、商品評價回歸真實,整體銷售轉化率降低,進一步影響業績;
3、**的交易是假的,但平臺收的傭金是真的,這部分損失也相當可觀;
治**雖從長期來看可恢復健康生態,但短期或將導致股票價格雪崩,也許猛藥下去病還沒好,整個人都不好了。積重難返,這個決心淘寶下不了。據悉,今年的雙十一各類目的銷售額指標之高,已經到了荒唐的程度,商家能怎么辦?自古華山一條路,*!
淘寶需要**,所以**才能生存,這才是病根。
總結一下
在淘寶這個舉世無雙的偉大生態中:民族品牌被假貨沖擊,幾無生路;優質產品的廠家難以生存,資源浪費;商家陷入無休止的低價和**,舉步維艱;買家被虛假的銷量和評價所欺騙,無處維權;就連淘寶自己也是飲鴆止渴,在犧牲生態健康為代價的虛假繁榮中不能自拔,這樣的生態,難道不能稱之為災難?
生態,其利也厚,其責也重!淘寶的生態災難,誰來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