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1元打底褲,2元包郵羽絨服”這樣的促銷信息,能HOLD得住嗎?要知道一件羽絨服在商超里少說也要幾百或上千元,而現在淘寶上很多賣家都打出匪夷所思的超低價。這是真的嗎?
記者調查發現,淘寶上的這些超低價不靠譜!很多消費者也反映,付款后等不到發貨,退款困難,或是送來劣質商品,而其背后的真相,則是店家為了套取消費者個人信息、*信用沖鉆或處理瑕疵品等。對此,長沙市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不要貪小便宜,一旦被騙,應及時撥打12315投訴。同時,消費者紛紛質疑,平臺是否要對此明顯的“玩花招”負責。
一、價格低到爆,貨卻收不到
“雙11”電商大狂歡時,長沙李女士在淘寶上看到22元一條包郵的連衣裙,一看這么低的價格,抱著試一試的心理,她當即拍下一條。
其實,不止是“雙11”,直到現在打開淘寶網,“1元包郵打底褲,2元包郵羽絨服,9.9元的運動鞋”這樣的超低價促銷信息也比比皆是。
記者在淘寶上輸入“羽絨服”,在價格一欄選擇0至10元,搜索出很多賣家,甚至有賣家達到“皇冠”等級。其中,某賣家標簽為“艾尚雪新款韓版個性設計修身羽絨服女短款季末清倉”,一件售價為2元,且包郵;另外一賣家注明“2015年新款冬裝女款超輕薄 連衣韓版羽絨服”,一件售價為0.1元,也包郵。
這么低的價格到底靠譜嗎?李女士告訴記者,“雙11”拍下連衣裙后,遲遲不見發貨,催也沒用,于是申請退款。一直等到昨天,款終于退了,但只退了11 元。“這純屬詐騙,只退給我一半的錢。”既沒有看到商家說明為什么只退11元的理由,她向淘寶投訴,也只有已經退款的處理結果,可以肯定的是,另外的11 元錢是要不回來了。
據了解,很多消費者在淘寶上拍下超低價商品后都被坑過。開福區的劉女士買過一件9.9元包郵的大衣,但之后便杳無音訊,由于賣家遲遲沒有發貨,錢最后退了回來。之后,她兩次嘗試購買此類服裝,結果一次遭遇電商平臺封店退款,另一次則在付款兩個月后,收到了一件有小破洞的衣服。
不少上當受騙的消費者表示,淘寶網任憑這些商家的騙人行為發生,而不加制止,雖說賺到了一時的人氣,但終究會失去消費者的信任。“對如此明顯的奸商花招,電商平臺一定要監管,否則終會害了自己。”
二、記者來揭秘,原來是如此
“因定制商品,故60天后發貨,催單請繞道……”記者搜索這些賣家,發現“超長發貨時間和客服自動回復”成為這些賣家的標志。
2元一件的羽絨服,還包郵,不僅賺不到錢還得賠郵費。賣家為什么要干這種吃力不掙錢的事情?記者調查得知,這些店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套取買家個人信息、*信用沖鉆、處理瑕疵品等。
1.套取買家數據
在這個大數據時代,擁有數據就意味著擁有潛在客戶。把客戶數據販賣了,就能直接轉化為金錢。所以很多人就想方設法來獲得數據,包括這些超低價出售商品的淘寶賣家。
在淘寶上有一個這樣的店鋪:一件印有“屌絲”字眼的T恤,標價2元包郵,短短一個星期售出去近5萬件。之后,店鋪就沒有了。催店家退款的,得到了2元,沒催的也就不了了之。
很顯然,賣家肯定是不會發貨的。但近5萬買家的數據被導出了,這些資料大多非常精準,包括姓名、地址、電話、性別……再細分一點,利用軟件還可以導出這些買家的購買力。有了這些數據后,不管商家是想自己消化還是販賣出去,都是錢。
如果這個賣家經常利用超低價銷售套取買家數據,那一年下來積累的數據是非常可觀的。
2.*信用沖鉆
按照電商平臺規則,同一商品在被搜索時,信用度高、銷量高的會被排列在前,因此店鋪等級成為賣家銷量的關鍵,而等級又需要銷量來提升。
同時,在淘寶上買東西,很多賣價都會看這家店是幾鉆店,是不是皇冠店,這意味著店的信譽值。為了取得消費者信任,沖鉆成為很多賣家的目標,而店鋪的銷售量直接影響著其沖鉆進程。為了最快沖鉆,很多賣家就選擇了出售超低價商品。通常的做法是設置超長的收貨時間,等買家拍下后,就以各種理由不發貨,而且都設置自動回復,多數買家都會不耐煩而退款,這樣店鋪*了銷量又沒有損失。而在經濟上,買方并沒有損失,所以很少會有投訴。
3.處理瑕疵品
“很多服裝廠的庫存衣服和有瑕疵的衣服,都是直接丟棄或者論斤處理。”記者了解到,淘寶超低價衣服的一大來源就是服裝廠的丟棄貨。另外,一些不良商家從國外成噸運來有污漬的衣服,簡單洗凈后便低價放到網上銷售。這類衣服的成本價可能就是幾毛錢一件,如果能大批量賣出去也能賺到錢。
“我今年在網上購買了一件9.9元的運動外衣,收貨后發現衣服口袋是破的,衣領也有油污。”市民王女士與店鋪客服溝通,得到的答復是:這衣服本來就是特價貨,退貨可以,但是需要王女士自己承擔運費。王女士一想,衣服才9.9元,退貨郵費就得10元,也就算了。
4.聯合快遞員騙快遞費
還有一些“超低價”賣家,商品標價很便宜,買家基本上只需要出快遞費,但過幾天查詢,卻發現快遞已經在某地被簽收了。找客服投訴,客服會說“貨已經寄出并被簽收,是不是熟人拿走了”,大不了把貨款退給買家,但是快遞費得買家出。
其實,這很可能是賣家與快遞公司業務員合謀坑買家,由業務員提供一個非淘寶的快遞編號,雖然會顯示正常的物流信息,但買家卻無法簽收。這種騙術開始能騙到很多人,因為這么多買家,總會有一些人疏忽,沒收到貨也忘記申請退款。而淘寶發貨十天后會自動確認收貨,默認好評,支付寶也自動轉賬。
工商提醒:貪小便宜可能吃大虧
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電商定價多數是市場行為,目前法律尚無針對此的明確規定。面對電商平臺的超低價促銷,消費者要有所警惕,應對商品的價值、價格有基本的識別能力,不要因貪小便宜吃大虧。
在超低價交易中,消費者看似沒有大的經濟損失,卻暗藏安全隱患,不排除部分賣家是以超低價為誘餌套取個人信息。這些信息如果被倒賣給不法公司,就有受到電話詐騙、網銀詐騙的可能。近年來,因信息泄露而導致的財產損失案件很多,甚至有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