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里系“盒馬外賣”獲全國首張網絡訂餐證
據媒體報道,上海已頒發全國第一張專業網絡外賣訂餐證,獲得者為上海翌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后者背后的支持者疑似是阿里巴巴。
上海翌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網絡訂餐品牌“盒馬外賣”和生鮮超市品牌“盒馬鮮生”的擁有者。
報道稱,相關方面將在3月17日召開發布會宣布首張網絡外賣訂餐證的頒發事宜,屆時,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方面將到場,餓了么、百度外賣、美團外賣、口碑外賣等互聯網外賣平臺也均會列席。
2、餓了么公布整改措施,建立舉報熱線
“餓了么”昨天中午表示,吸取315曝光事件的教訓,將在下階段采取包括開放監督熱線、建立第三方監管企業內審核人員弄虛作假一經發現一律開除在內的多項措施。“餓了么”將在全國開通10105757的24小時監督舉報熱線。舉報一旦核實,將在48小時內處理完畢。
3、小米360互訴不正當競爭,索賠2000萬元
3月16日消息,在手機領域形成競爭的小米和360發生紛爭,相互起訴對方不正當競爭,各自向對方索賠2000萬元,目前海淀法院和西城法院已分別受理了這兩起案件。
4、聚美優品陷信任危機 公司上下集體回避拒絕回應
自聚美優品擬以7美元/ADS私有化后,不少中小投資者對該價格表達了極大不滿,并集合起來組織維權,欲在兩地(美國和開曼群島)起訴聚美優品。
然而面對中小投資者的不滿及公開信,陳歐及聚美優品方面始終未對外有任何回應,記者撥打其手機,一直無人接聽。同時,聚美優品方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也未有明確說法。
不僅對投資者如此,面對消費者在聚美優品上購買到假貨的質疑,陳歐及公司對此也一直采取回避態度。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公司一直采取回避的態度,會直接導致聚美的形象跌至谷底”。
5、男子借網購貨到付款 打傷快遞員搶劫貨物
網購名牌手機并要求貨到付款,待商家委托快遞公司送貨上門時,“買家”打傷快遞員搶劫貨物。近日,池州城區發生了一起搶劫快遞員貨物案件,兩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歸案。經了解,犯罪嫌疑人胡某與汪某無意間在網上發現類似案件的“生財之道”后,便萌發了搶劫的念頭,于是通過網絡購物平臺訂購了兩臺名牌手機,事先踩點提供虛假收件地址、收件人信息并購買作案工具,誘騙快遞員將包裹送到作案地點后,實施搶劫。
6、速賣通重大新規:有品牌才能入駐
去年12月7日,速賣通(Ali Express)發布全平臺入駐門檻新規,并在2016年從跨境C2C全面轉型跨境B2C。如今,轉型已經開始,最重大的變化是:從4月初開始,所有商家必須以企業身份入駐速賣通、不再允許個體商家入駐;而到今年下半年,商家必須有品牌,僅僅有企業身份也不夠了。也就是說,商家準入標準會連上兩個臺階:企業身份、品牌。2015年,速賣通平臺上的獨立買家已有4400萬,日訪問量達數千萬量級。
7、1號店入駐電商存嚴重食品安全問題 還拒絕賠償
電商平臺上銷售食品,平臺肩負有審核責任。消費者陳先生日前反映,早在2014年7月,他在1號店“長白山藍景坊旗艦店”花4080元買了1盒藍景坊鹿胎膏和1瓶藍景坊紅景天蜜,發現存在“嚴重食品安全問題”。法院一審判1號店敗訴,但他至今未拿到賠償。今年3月10日,1號店回復稱,平臺對經營者履行了審核義務,不應承擔責任,已提起上訴。這已不是1號店首次陷入網售食品風波。
8、追趕阿里停不下來:京東醞釀拍賣平臺
京東已經上線了新的拍賣平臺,并在主頁焦點圖上方設有入口。實際上,早在2015年,京東就參投了國內藝術品電商HIHEY.com。該網站成立于2011年,2014年估值達1億美元,提供藝術品推廣和交易服務,設有拍賣和直購兩種交易方式。如今,京東還是邁出了自建平臺的一步。不過,京東拍賣平臺不排除與線下拍賣公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