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淘新政運行第七天,經歷了跨部門高層級政策協調之后,財政部開始對新政進行第二步微調。
4月15日晚11點, 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13個部門共同發布了《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第二批)》。
這次不僅公布了第二批正面清單,囊括151個稅號產品,讓新政前的大部分商品復活,還對此前備注模糊的“醫療器械相關產品”、“保健食品相關產品”以及“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相關產品”進行了解釋。但調整并未就此結束。
多家企業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他們并不能就此放松,因為,在操作細節上依然有諸多讓業務陷入停滯的盲點。他們最關注的,是質檢總局即將出臺的操作細則。
本次財政部的解答中也提及,未來質檢總局將對部分商品“僅限網購保稅商品”進行解釋。
“畢竟是新事物,不可能一步到位達到預期。”一位進口跨境電商B2C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大部分商品“復活”,新增大米等農產品
從新增加的正面清單來看,不僅大部分新政前的商品都“復活了”,大米等農產品也被納入其中。
財政部關稅司有關負責人稱,兩批清單涵蓋了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進口試點期間實際進口的絕大部分商品,可滿足國內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有利于跨境電子商務在前期試點基礎上繼續發展。
他指出,第二批清單共包括151個8位稅號商品,是相關主管部門在4月7日公布清單的基礎上,從支持跨境電商新業態發展、有利于電商企業平穩過渡的角度研究制定的。
多位進口跨境電商B2C企業對本報記者說,他們發現,包括生鮮、水果、部分主流保健品等都重新出現在了正面清單上。比如,在保健品中,目前國內市場主流的輔酶Q10、魚油、卵磷脂等產品就又“復活”了。
“我最吃驚的,是之前比較有爭議的大米等農產品也出現在清單上。”其中一位沿海地區綜合保稅區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
不過根據后面的備注,大米、玉米細粉等產品有配額要求。每人每年進口大米合計不超過20公斤,每人每年進口各類糖合計不超過2公斤。
但從《<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第二批)有關商品備注的說明》(下稱《備注說明》)來看,商家銷量較大的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商品,總體需要與一般貿易的監管方式并軌。
比如,在保健食品類中,《備案說明》指出,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規定,首次進口的保健食品應當經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注冊,其中屬于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的,應當報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為統一規范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將于2016年7月1日實施。屆時,首次進口的保健食品,必須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申請注冊,首次進口的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的保健食品,必須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備案。通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保健食品的,也應當遵守上述規定。
“這部分對我們的影響依然較大,占總量的15%以上。” 前述沿海地區綜合保稅區人士說。
本報此前曾報道,在新政執行以來,該保稅區日均訂單下降了超過七成,一方面是模糊標注的產品占了較大比例,另一方面,企業的信心頗受打擊,觀望情緒濃,很多已經不愿意通過保稅區報關,改從海外倉直郵。
實際操作依然存在核心盲點
本次政策微調,雖然向前推進了一大步,但核心監管盲點依然存在,這也導致了一線企業的迷茫。
其中,最引業界關注的,是未來質檢總局出臺的操作細則,將如何認定企業的通關方式。
超過4位進口B2C跨境電商平臺及品牌商都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最近幾天,雖然配方奶粉已經獲得進口豁免,但在實際操作中,他們只能銷售保稅倉內已有的庫存,新的訂單并不能從海外進入位于國內的保稅倉,物流陷入停滯。
癥結在于,正面清單中多出來的“通關單”。兩批正面清單都顯示,網購保稅商品“一線”進區時需按貨物驗核通關單、“二線”出區時免于驗核通關單備注。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研究員趙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表明,跨境電商進入保稅區的監管已經與一般貿易趨同。
在過去的模式中,很多進口跨境電商商家從海外進貨后,先存入位于關外的保稅區,并不需要通關單,或者自動就能獲得通關單。
有了與一般貿易相同的通關單的監管,意味著,即便通過跨境電商渠道,獲得進口豁免的配方奶粉等商品進入中國市場,依然需要申請與一般貿易相同的各類進口許可證明,才能申請獲得通關單。而大部分企業依然沒有這些證明,因此,通關面臨停滯狀態。
為何會出現此前備注模糊的狀況,以及隨之而來的一系列落實問題?
多位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指出,這源于決策層對進口B2C跨境電商所出售的商品性質的認定,即到底是貨物貿易還是個人物品。
從財政部陸續發布的稅收調整政策來看(收增值稅和消費稅),認定集貨模式從海外進入國內保稅區的部分,為貨物。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日前也在國新辦的發布會上解釋說,跨境電商的零售進口,主要是區分貨物和物品。按照關稅條例規定,對個人自用、合理數量之內、通過郵遞進口的物品征收行郵稅。對于貨物,都要按照一般貿易進口的方式來征收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如果是應稅消費品還要增收消費稅。
前述保稅區人士指出,這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因為在以前的監管中,跨境電商中的商品是按照個人自用物品來看待,等同于在海外自行購物。這樣交稅是以個人為主體,如果沒有獲得《食安法》注冊的配方奶粉,沒有獲得許可證的進口食品等,都可以視為境外個人選擇的結果,可以直接獲得通關單。
但如果一旦視為一般貿易,那么按照執行方式,進境必須有完備的許可證等必要手續才能申請通關單。這就帶來了各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監管難題。
本報記者從多渠道獲悉,接下來的微調政策,還會陸續發布。
第一財經記者曾在4月14日《海淘新政第五天:政策微調,配方奶粉獲得進口豁免》中報道,多個接近決策者和業界人士均證實,12日,高層領導到多個保稅區密集調研搜集材料,并召開了高級別部門聯席會議,確定微調新政中“執行難”的問題。在實際執行中,針對保稅園區有庫存和訂單在途的狀況,還會有政策的緩沖期。
4月14日之后幾天,相關部委依然在協調推進,并推進成文。商務部就在廣交會開幕當天,召開了專門研討會,數位跨境電商企業代表獲邀參加。
*本站部分文字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聯系信息:
甩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