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刀放下!”
聲音是從對面會議室內傳出來的。剛走到半路開會的商家李明,下意識地跟同事說了一聲:“快跑!”“被處罰的商家來拼多多要說法”,這樣驚險的場面他只在媒體報道中看到過,自己親歷還是第一次。
“拼多多平臺上的訂單發貨速度必須在48小時內,低價快速,但商家很可能發貨不及時,趕不上前端的銷售情況。也碰到過小二自己加庫存,導致我們來不及生產。” 另一個商家小六分析說。
還有商家吐槽沒達到平臺某些要求就被罰款的事兒,這是他們在拼多多的心結之一。但面對巨量訂單和瘋狂的成長速度,他們舍不得剎車。
依靠超級低價包郵的拼團模式,以及拼多多式洗腦神曲的病毒式傳播,這個成立不過兩年多的創業公司,逐漸構建了一個GMV過千億的電商平臺,并成長出一批“拼賣家”。
2018年春天,拼多多發布最新的官方數據,稱已有3億用戶,百萬級商家。極光大數據則稱,拼多多的滲透率已超越京東。
李明和小六都屬電商老兵,幾乎嘗試過每個新興的電商平臺,也是第一批入駐拼多多的商家。小六手下更是有26家拼多多店,年銷售額已由兩年前的3000萬元飆升到1億元。
在這片初生卻瘋長的草原上,商家們像是一頭頭被困已久的野獸,一路狂奔。但邊狂奔的路上不只是刺激與興奮,忐忑也如影隨形。
“之前16.9元一雙仿阿迪的運動鞋賣了1000萬雙。但是用回收了無數次的橡膠做的,穿一天腳就很臭。”“低價是沒有品牌概念的。”……他們的內心很糾結,該如何接受自己的產品走到充斥低價商品的平臺:是在流量紅利中賺得一錘子買賣,還是回到拼供應鏈、拼成本控制、拼運營技巧的競爭軌道?
收庫存的小王們:比地攤貨還便宜
“如果說曾經的淘寶沖擊了線下市場,現在拼多多沖擊的是地攤市場。”
去年,收了十幾年庫存的王豐平終于迎來了職業生涯的高峰。他眼看著好幾千平方的貨品,幾乎一夜之間被各地代理商拿走。
王豐平是義烏本地人,從2002年就開始從事這一行業,主要集中于收內衣、美體衣、連褲襪等。最初,庫存主要來自產能過剩,“庫存貨,要么不好賣,過時了,要么就是太貴了,賣不動。”于是,被庫存壓得茍延殘喘的工廠,只能通過低價清庫存緩解資金壓力。
拼多多出現之前,這些庫存大都下沉到地面渠道,比如鄉村集市、地攤等。2016年之后,庫存逐漸流向拼多多等主打低價走量的平臺。
王豐平回憶,“去年天氣冷,非常爆。但來拿貨的商家實力普遍不太好,魚龍混雜,只要有庫存就下手,從來不看品牌。反正最初拼多多連退貨的窗口都沒有。”
而拼多多上超級低價的秘密,一部分就藏在這里。王豐平算了一筆帳,倒閉工廠通常會以低于成本價一半的價格賣給收庫存的人,之后收庫存的會加少量利潤出手。這樣的話,即使到了商家手上,依舊不到成本價,有時候甚至“比地攤貨還便宜”。
事實上,工廠收庫存是個水深、套路多的行業。什么是好貨,什么是次貨,只有專業的收貨專家才有話語權。王豐平就曾經栽過無數跟頭,往往買回去了一批假裝是庫存的二等貨,也只能自認倒霉。
去年,一位拼多多商家賣了300萬雙庫存絲襪,平均售價不到2元一雙。
絲襪是拼多多上銷售非常火爆的品類
但庫存也有銷完的時候。王豐平的收貨生涯隨之畫上句號。而前述拼多多商家,如今每雙襪子的成本價普遍就要3-4元。
曾經,超級便宜或許也有好貨,但是現在,已經不一樣了。
做品牌的李明們:只想收著做
庫存貨賣完了,對于做品牌的人來說倒是好消息。“沒人亂打價格戰了。拼多多夠便宜,讓淘系跟它更加區分。”
這個賣絲襪的男人,穿著一件橘色潮流衛衣,頭發染成亞麻色,陷在一張極具個性的藍色沙發里。
身為一家絲襪品牌的小老板,李明清楚品牌之道,也愿意花費“相當多”的資金打造品牌。這讓他在義烏一眾務實、精明的生意人當中顯得有些另類——穿著當然是其一,更重要的是,當地以小商品聞名全球,代工廠遍地,做品牌,被老板們普遍認為是燒錢的事。
20多年來,李明的品牌拓展了多元化銷售渠道,見證了不同電商平臺在互聯網浪潮中的起起落落。這一兩年,拼多多的平臺也引起了他的注意,不少代理商找他拿貨放到拼多多上賣。
作為品牌方,從去年開始,李明經常跑到拼多多總部開會,幾乎保持每月一次的頻率,“聽高層講平臺發展策略,討論上哪一些產品,如何保證低價等。”
不過,他至今仍將主戰場放在天貓,也沒有自己運營拼多多。“流量很大,但會對品牌傷害很大。我有品牌包袱,擔心品牌形象比較難樹立。”
因此,每一次的近距離接觸,都像是接受一次靈魂拷問。“天貓上好不容易維護好的價格體系,會因為拼多多上的低價導致紊亂。所以只能收著做,新品不會在拼多多上賣。”
工廠主老周們:尋求一種內心的平衡
拼多多“三寶”——紙巾、內褲、絲襪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成為當紅爆款。這些標品,特點是供應鏈鏈路短,流通速度快,往往今天下單,明天就能大量出貨。
拼多多上的紙巾爆品
一些主做貼牌的大型貨源工廠,看多了代理商們從自己工廠拿貨去拼多多上賣爆,也一直處在糾結中。
義烏阿詩瑪服飾是保暖內衣行業內全國最大的代工廠之一,它打造了從紗線到銷售的全產業鏈閉環,將價格做到行業最低價,極具競爭優勢。
2017年,這家工廠保暖內衣的產能達到800萬套,日均發貨2萬多單,它還整合了周邊的快遞,將價格壓至最低。如今,為了助攻拼多多平臺,阿詩瑪每月都在新增機器。
在一些類似的工廠里面,卻藏著玄機。《第一財經周刊》采訪一家工廠后就有這樣的描述:“20多個工人從7點到11點滿負荷運轉,每天出工量最高3000件,要降成本只能從原材料上去扣:樣衣的布料成本可能是12塊錢一米,就換成9塊錢的;走線換成細一點的、針數少一點;洗水廠也找便宜的,質檢環節也可以略過。最后1萬件的需求,在三天里分成幾撥,總算趕出來了。”
我們也從一個工廠聽到了這樣的情況:“工人們手一模,就知道是為哪個平臺生產。”為拼多多供貨的襪子可以跟品牌襪子做到幾乎一樣的手感,但實際上,原材料的質量可謂天差地別,采購價格也能相差兩三倍之多。
相比較“低價等于質量差”這句話,阿詩瑪服飾相關負責人周平更愿意將之修正為“低價就是性價比”。“低價是沒有品牌概念的,”他思索了一會,“需要考慮怎樣去適應不同檔次的消費者,尋求一種內心的平衡。”
能否跨出這一步,接受自己的產品走到充斥著低價商品的平臺,的確需要一種平衡。工廠可以為了不同的消費者而去調整生產、調整原料,但要調整人心,阻礙更大。
相比之下,擁有一家無縫內衣工廠的高旭剛果斷許多。他也常常聽到銷售神話,但更清楚神話背后的邏輯。“之前16.9元一雙仿阿迪的運動鞋,賣了1000萬雙。但是用回收了無數次的橡膠做的,穿一天腳就很臭。”
他的無縫內衣成本價在20-60元之間,其中40元上下的產品居多,約有100多款,一個單款只生產兩三萬件。“中高端定位、庫存太淺,都不適合供貨拼多多。我們會選擇利潤空間更高的平臺。”
后來者小何們;甚至沒貨都可以做
在拼多多上,商家們能賺到多少錢?
“在拼多多一年賣60萬套保暖內衣,但一套只賺3元,一年也就200萬元,比不上天貓、唯品會。”說這些話時,周平的表情平淡,語調平穩,像是說出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
但如此薄利,在年輕人面前,依舊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93年出生的小何,今年的目標是200萬。做到這樣的收入,可以在義烏買一套不錯的房子,或許還能幫他換一輛更好的車。
小何的拼多多辦公、發貨點
拼多多的商家零門檻入駐——零入駐費、零傭金、零扣點。商家只要有物流,有貨源,就什么都沒關系。“甚至沒貨都可以,找到一個合適的工廠幫你代發。” 小何說。
很難想象,這是即將要上活動之前的場景。中午時分,小何的倉庫內只有一人在崗位上,另還有零散的4-5個人的工位。這些人員配置已能滿足對接拼多多報活動、上活動,打包發貨則靠零時工。至于活動的審核機制,只要保證足夠深的庫存和足夠低的價格,“拼多多對于產品品質沒有太多要求。”
不管是保暖內衣還是襪子,這些長周期性的產品,銷售排名與流量息息相關。目前,小何每天大約成交200單,每單虧損若干元,維持著運營。
小何希望,自己的銷售排名上去后,能夠帶來大波的流量,最終幫他在拼多多上賺到錢。
瘋狂低價之后怎么辦?
為了保證供應鏈,像小六這樣年入過億的商家,會優先選擇像阿詩瑪這樣的中大型工廠。“大工廠保證產能,成本也會有差距。”
拼團意味著大量的用戶和訂單迅速涌入,反向刺激上游供應鏈規模化生產,帶動成本降低,實現價格優勢。但這樣一來,幾十人規模的小型工廠,或是幾人的家庭作坊,自然處在極為被動的位置。
因此,拼多多想要消滅中間商,以前店后廠的模式幫助供給側實現C2M反向定制。起碼在當下,這還是個稍顯理想化的目標。
在兩年多庫存當道的時間里,很多商家面臨的普遍困境是,新貨沒人敢做。如今,當他們終于有機會生產新品,但拼多多引以為傲的低價機制,仍然是一條高壓線。
不止一位商家說出心里的擔心:“今年基本上都是新貨,但是同等價格質量都變差了。接下來,或許只能壓榨工廠和品牌方,慢慢漲價或者質量變差。到最后,新貨偷工減料,有些甚至做出來就是次品,貨真價實的會越來越少。”
一位商家解釋低價的兩個原因:一是偷工減料,二是商家愿意低價虧本沖銷量拿排名。在拼多多上一款1.5米規格的涼席標價是30.3元,這個規格的同款式產品在南通的供網絡銷售的批發價格是36元,淘寶商家售價一般是43-50元。
有時候很難說,這是工業4.0時代C2M模式的進步,還是倒退。
“寶娜斯”品牌的老板之一洪庭杰說,他也十分理解拼多多現在的處境,“平臺必須起體量,之后才能跟別人議價,才能跟品牌方談轉型。”
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接受36氪采訪時,夸贊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確實非常牛掰,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每次零售革命,歸根結底都要能創造新的價值。品類更豐富是價值,送貨上門消費者超爽是價值。我在想拼多多創造的價值是什么?是一起拼團買東西更快樂?還是便宜?”
或許,瘋狂低價之后,商人們不得不努力戳破其中的泡沫,重新回到拼供應鏈、拼成本控制、拼運營技巧的競爭軌道上。
“我做拼多多,但是自己從來不會去買。穿慣了10塊,不會去買1塊的襪子。” 小何點起一支煙,使勁吸了一口,高溫燃燒的煙頭中心很快變成點點灰燼,“商業世界很殘酷的。”
(文中李明、小六、周平、小何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