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快遞圈流傳著一個爆料:一位重量級的海外快遞玩家,計劃進軍中國快遞市場,投資金額或在數十億甚至百億人民幣之間,目前正在籌建全國快遞網絡階段。
多個信源將該企業指向有“印尼快遞黑馬”之稱的東南亞快遞企業J&T Express集團。而一張J&T在南湖開會的照片,更加印證了這種猜測。
在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頭部玩家強者越強,全峰、國通、快捷……三四線快遞相繼離場的當下,一家海外快遞選擇進入中國市場,它能分到一杯羹嗎?再加上J&T Express創始團隊和投資方均來自OPPO,讓人有了更多遐想。
誰是J&T?
J&T成立于2015年8月,在短短的2年時間里,J&T一躍成為印尼快遞行業單日票量全國第一的公司。
從2018年開始,J&T布局整個東南亞的國內快遞,目前在印尼、越南、馬來、泰國、菲律賓、新加坡、柬埔寨擁有近7000個線下直營網點,泰國、菲律賓2019年2月起網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J&T創始團隊和投資方均來自OPPO,其創始人李杰同時也是OPPO印尼創始人。
李杰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 ,曾就職于步步高公司, 2008年出任OPPO蘇皖地區總經理。OPPO總部于2015年設立了李杰獎,以表彰對銷售方面做出杰出貢獻的人。
2013年,李杰只身趕赴印尼,印尼成為OPPO走向世界的第一站。OPPO開始在印尼密集布局的線下服務網點和執行隊伍,李杰洞察到了印尼人民對優質快遞服務的潛在需求。
此前印尼的物流跟中國幾十年前的郵政體系差不多,收寄都需要到郵局,在操作方面也是用人海戰術。
2015年,依托OPPO印尼遍布全境的團隊,李杰開始大步進軍快遞行業,成立了科技型快遞公司J&T Express, 該公司一躍成為東南亞最強大的快遞黑馬。
2017年,J&T獲得紅杉資本投資,當時該公司估值已超過5億美金。
為何進入中國市場?
早在2018年1月,深圳云路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云路”)成立,它是是J&T在中國的控股子公司,定位為東南亞跨境電商公司。在其官網上記者發現,他的主營業務是由中國到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的電商小包專線。
云路CEO楊經海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整個東南亞地區人口基數大,有7億人,現在東南亞的電商就如10年前的中國,蓄勢待發。但“中國的供應鏈并沒有做好準備”,目前中國優質的制造商并不熟悉跨境業務。
言外之意,當東南亞市場龐大的發展潛力爆發,市場紅利到來,只有那些本地化做得比較好、優質的供應鏈企業將成為電商賣家最靠譜的選擇。
而云路自身的供應鏈也存在薄弱環節,據羅戈網.物流沙龍采訪的一位業內專家分析:J&T的供應鏈業務中間環節,包括中國國內運輸、進關、國際線運輸等都是交給第三方的,供應鏈前端并不好控制,整個供應鏈管理較弱、成本較大、利潤被攤薄。而目前其在東南亞已經深入布局,重資產投入很大,有很強的盈利壓力,降低成本必須要做到全鏈路可控,這可能會促使他進軍國內前端供應鏈。
楊經海指出,每天從中國運往馬來西亞的空運貨物有200噸以上,但是運往印尼的貨物只有印尼的1/10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印尼的清關政策。目前印尼缺的是SKU,貨物在當地并不愁賣,怕的是貨物進不來,如果清關政策一旦放松,就會有大量貨物進入。
而越南市場,最大的困難是回款問題,由于當地實行資金管制,很多電商客戶錢出不來,考慮到資金鏈問題,他們也不敢發力做大。
因此,J&T進入中國市場在國內鋪設網絡,完善其跨境電商供應鏈全鏈路環節,是為即將到來的東南亞快遞市場的井噴打好基礎。
有消息稱,J&T的中國新公司很有可能將總部設在上海嘉定、青浦一帶,在快遞產業配套和交通便利程度上似乎更加具有優勢,在長三角地區清關速度和SKU的品種數是最佳選擇,并且距離義烏距離又很近。
與拼多多的遐想
反觀國內快遞市場,J&T并沒有明確的商流支撐。不過,眾所周知,段永平是OPPO的幕后靈魂人物,還是拼多多的天使投資人。J&T選擇在這個時候布局國內,讓人猜想,未來J&T與拼多多是否會發生深度關聯。
9月24日,拼多多盤后宣布擬發行8.75億美元可轉高級票據,再加上債券初始認購者有權在13天內額外認購1.25億美元,簡單來說,拼多多將融資10億美元。
拼多多在公告中指出,計劃將本次發行所得款項凈額用于加強和開拓公司業務運營、研發投入、繼續投資和開發科技基礎設施、用作運營資本以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拼多多方面也表示,本次發行所得款項將主要用于平臺研發投入和新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在8月21日的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表示,拼多多正在開發“新物流”技術平臺,將采用輕資產、開放的模式,拼多多正聯合物流行業合作伙伴,探索農產品上行專用電子面單的可行性,嘗試對農產品物流與普通包裹做區分,以進一步推動農村尤其是邊遠地區的農產品實現大規模上行。
因此,業內人士預測,拼多多這一輪融資,或與拼多多早前宣布的“新物流”平臺有關。
最初,黃崢說過:“我們不會做采銷,也不碰物流和配送。阿里已經做得很好了,你干嘛要做。”拼多多最近的舉動可謂頻頻“打臉”。
電商平臺成長到一定規模物流是繞不開的環節,但物流是個苦差事,拼多多如果自建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財力,京東物流似乎是前車之鑒:連續虧了12年,一年虧了28億。一直陷于虧損的拼多多不會選擇自建,它明確了 “輕物流”的方式。
拼多多戰略副總裁九鼎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拼多多不會去投資建設大型倉儲建筑或者是配送團隊,公司只會把行業內部可用的資源進行綜合和利用,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進而降低單位成本。
但縱觀目前的快遞市場,能被拼多多招入麾下的快遞公司屈指可數,如果選擇海外快遞公司,也將面臨水土不服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