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稱,10月16日,微信支付錢包入口低調上線了一個新服務——銀行儲蓄(僅部分用戶可見),點擊銀行儲蓄可跳轉至工商銀行存款產品。
用戶同意“工商銀行定存相關協議”可免費開通工商銀行存款賬戶,選擇存入存款,三年期利率3.85%,隨時可取,并且不需要跳轉到工商銀行就可以操作。
事實上,互聯網流量巨頭早就開始為銀行儲蓄產品導流。支付寶和京東金融APP早已上線此服務。在支付寶-財富-理財入口,同樣在為銀行理財產品導流。而在京東金融APP的“銀行精選”一欄也在為民營銀行儲蓄產品導流。
不過,微信支付“銀行儲蓄”功能是騰訊首次直接在微信錢包頁面推出銀行存款產品入口。有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工商銀行和騰訊微信的聯手,可能代表了銀行的傳統業務渠道正在發生質的改變。這是是開放銀行的一種形態補充,不僅開放了資產端的信貸業務,也開放到了資金端。
隨著互聯網普及率的提高和95后等新消費勢力的崛起,年輕人不再被線下網點吸引。銀行線下網點在互聯網的沖擊下正在逐漸失去優勢,加之銀行APP的客戶粘性差,銀行尋求互聯網巨頭流量池的“庇護”是最省心省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