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沒發過一條手機短信了?
打開收件箱,盡是些既不用回又懶得刪的短信:
要么是各類賬單,運營商催繳話費的,銀行催還信用卡房貸的;
要么是各類驗證碼,網站APP注冊登錄的,快遞訂票收貨確認的;
再不就是各類訂單狀態,比如告訴你外賣小哥到哪了,或是一些政府通告——交警蜀黍喊你交罰款了,氣象部門提醒你臺風天暴雪天就別出門浪了……
自從有了免費發語音的微信,曾經一毛錢一條的短信,就從交互工具淪為了接收通知的單向通道。
所以,當三大運營商于上周罕見宣布聯手,大張旗鼓地推出5G消息時,大家都覺得,這是沖著微信來的。
微信終結了短信的“錢景”
“如果飛信足夠重視市場,早沒微信什么事了。”
2016年,中國移動前掌舵人王建宙做過一次馬后炮式的復盤。
到底是大意失荊州,還是沒看清移動互聯網的大勢?事實上,就算看清了大勢,運營商們過慣了躺在短信上賺錢的日子,恐怕也沒有動力去做好一款免費的產品?
移動短信業務當年有多賺錢?
2011年,微信誕生這年,僅中國移動一家,短信和彩信業務收入就高達464.62億元。
2012年,中國人一年發了9000億條短信,按一毛錢一條算,就是900億的營收。
2015年,隨著微信蓬勃發展,全國移動短信業務量一度跌到6992億條。
短信沒有消失,甚至起死回生,主要是因為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強提醒。
越來越多的企業,都需要借助短信實現對用戶的強提醒,比如滴滴曾公開表示,由于要發送海量的驗證碼和用戶提醒消息,該公司一年的短信費支出高達9億元。
借此,全國移動短信業務量自2018年迅速回暖,到2019年已達到15066.4億條,累計增長37.5%。
但是這一年,全國平均每條短信帶來的收入還不到3分錢,短信業務徹底進入微利時代。
隨著傳統話音和短信業務收入大幅下降,運營商事實上已淪為為互聯網企業提供流量的“管道工”。
5G消息可在短信內實現交互
5G時代的到來,讓運營商看到了翻盤的希望,為了牢牢把握這次機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還破天荒的聯手了。
三大運營商祭出的第一件大殺器,就是5G消息。
5G消息,顧名思義就是5G時代的短信,但它的形態遠比短信豐富。
除了能讓個人用戶通過文字、圖片、表情包、視頻等方式交流,5G消息也能像公眾號、服務號和小程序一樣,連接企業與個人,提供智能化的互動服務。
特別是企業與個人的互動這塊,5G消息完全顛覆了人們對短信的傳統印象,舉個例子,訂火車票。
我們知道,要買一張高鐵票,方式從難到易依次為:鐵路售票窗口、電話訂票、自動售票機、12306.cn網站、手機App。
有了5G消息,短信訂火車票比使用App訂票更簡單:
用戶可以通過發送語音、文字、點選關鍵字等多種形式,快捷實現車票的預訂、支付、改簽等操作。
除了票務訂購,通過5G消息窗口,大家還可以直觀便捷地享受繳費充值、酒店預訂、物流查詢、餐飲訂座、外賣下單等各類5G應用服務。
通過接入Chatbot(聊天機器人),5G消息可以讓用戶在短信界面,以類似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的功能完成搜索、交互、支付等一站式的業務體驗。
一句話,微信能做到的,5G消息都能做到,還比微信更方便直接。
富媒體通訊服務將爆發
5G消息的種種能力,核心還是對RCS(Rich Communication Services)——富媒體通訊服務的實踐。
這個概念由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于2008年提出,核心要義就是打破傳統短信的文字限制,可以發送文本、圖片、音頻、視頻、表情,讓短信內容變得豐富起來。
蘋果iMessage,是目前廣泛使用并接近RCS通訊服務的一項功能——可以發送文字、圖片、表情包、音視頻和共享位置等。
早前,Google與三星合作,對外展示過使用RCS預定酒店的功能。
在短信頁面,可以直接獲取房間信息,進行房間預定。頁面內還提供搜索、呼叫客服等功能。無論是自動回復還是人工服務,RCS都能做到。
沃達豐此前也通過RCS,為英國ITV的觀眾提供電視節目投票服務。觀眾在短信入口可以直接查看各個電視節目的詳情,并且對自己喜愛的電視節目進行投票。
目前,美國四大電信運營商都已商用RCS,并宣布今年將RCS引入安卓智能手機;日本三大運營商在2018年5月同時商用RCS,韓國運營商更是早在2012年就聯合商用RCS,并實現基本業務互通。
國內三大運營商的這次聯合,其實也是密謀已久,三家早在2017年4月就完成了RCS三方互通測試規范編制。
來自GSMA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已有88家運營商參與RCS 建設,月活用戶超4億。
預計到2021年基于RCS的行業短信全球市場總額可達到740億美元。
幫你少裝APP少打開APP
5G消息業務在國內被普遍看好,股市就是最直接的證明。4月8日《5G消息白皮書》發布當日,RCS概念股就集體爆發,夢網集團、北緯科技、神州泰岳等多股漲停。
作為當年飛信的研發商,神州泰岳從4月7日開始,連續四天,開盤即漲停,甚至還收到了創業板的問詢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