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4年6·18購物節不到兩個月,電商巨頭們的價格戰,卻已提前開打。
4月17日,一則消息讓電商行業炸開了鍋:京東旗下的特價購物品牌京喜直營發布微博,官宣發起“比拼價”活動。
低價成為電商最重要武器消費者是最終受益人
有業內人士解讀稱,京喜直營的“比拼價”,目標直指業內以低價著稱的另一電商。此次價格戰,京喜直營投入全品類、全部商品,其力度在業內堪稱罕見。
京喜直營此舉,可以視作京東對其他電商巨頭低價戰略的回應。
梳理資料可以發現,此前,各大電商“低價”動作頻頻。2024年開年不久,抖音電商就發布了自己的全年戰略:將“價格力”設定為2024年優先級任務。
而5天后,依托1688工廠專注低價的淘特被曝并入淘寶。淘特曾是阿里進攻拼多多的主力軍,如今又將成為電商“低價時代”下淘天集團的新力量。
在更早之前的2023年,快手上線了大牌大補會場,對大品牌進行補貼;至于拼多多,則頂住對其商品質量的質疑,繼續堅持低價常態化。
“電商瘋狂卷起低價,消費者肯定是最終的受益者。”有業內專家如此表示。
降價將獲得客戶價格戰或愈發頻繁
為何價格戰,會成為電商巨頭們重要的市場競爭手段?
價格戰,一般是指企業之間通過競相降低商品的市場價格,而展開的一種商業競爭行為。“現代營銷學之父”、美國學者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曾說:“世上沒有降價兩分錢抵消不了的品牌忠誠。”
此言犀利地描述了“降價”這一舉措,對消費者決策產生的重大影響。
著名經濟學家曼昆在《經濟學原理》一書也表示,價格戰這種市場競爭手段有殺傷力強、短平快的特點,因此被廣大廠商所青睞,在一些特定的行業更是為普遍。
回首全球商業史,我們可以發現,歷史上不乏精彩激烈、跌宕起伏的價格戰。
就拿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這對歡喜冤家來說,上世紀30年代,由于美國經濟大蕭條,百事可樂為了尋求突破,利用經濟不景氣的背景,打出了“同樣的價格,雙倍享受”的廣告語。
百事可樂發起了第一次進攻價格戰。那個時候,在市場上五分錢只能買6.5盎司一瓶的可口可樂,但卻可以買到12盎司的百事可樂。
就是這一個簡單的價格戰,成功地讓百事可樂站住了腳。要知道,剛開始的百事可樂市場份額不到可口可樂的十分之一,多年來一直在破產邊緣游離。
此后,可口可樂也降低產品價格,予以反擊。而在后續的數十年,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多次大打價格戰,這不但沒有讓他們兩敗俱傷,反而使得他們的市場份額雙雙擴大。
話說回來,中國的消費者對商品價格更是敏感。
前沃頓商學院教授張忠就曾公開表示:“中國客戶對價格非常敏感。通過降低價格,你可以獲得更多的銷售收入。在中國,無論何時,你只要降低一點價格,你就會贏得大批的客戶。”
由此便可知道,在理性消費風潮的裹挾之下,“價格戰”為什么會成為電商巨頭們的重要競爭武器了。
可以料想的是,在未來,電商巨頭之間此類的價格戰,將愈發頻繁地出現。
*本站部分文字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聯系信息:
甩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