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會議指出,發展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有利于促進外貿結構優化、規模穩定,有利于打造國際經濟合作新優勢。
5月30日,在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何亞東表示,跨境電商是我國外貿發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趨勢。近年來,跨境電商與海外倉等新型外貿基礎設施協同聯動,發展速度快、增長潛力大、帶動作用強。
據何亞東介紹,過去5年,我國跨境電商貿易規模增長超過10倍。2024年一季度,跨境電商進出口5776億元,增長9.6%,其中出口4480億元,增長14%。根據各地初步統計,全國跨境電商主體已超12萬家,跨境電商產業園區超1000個,建設海外倉超2500個、面積超3000萬平方米,其中專注于服務跨境電商的海外倉超1800個,面積超2200萬平方米。
何亞東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推動盡快出臺《關于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會同有關部門、各地方抓好落實,并重點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賦能產業發展。依托我國16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結合各地的產業稟賦和區位優勢,帶動產業帶更多企業利用跨境電商參與國際貿易。
二是加大主體培育。指導跨境電商綜試區積極培育鏈主企業,引領上下游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舉辦外貿新業態專題培訓,加強能力建設。
三是加強交流借鑒。召開跨境電商綜試區現場會,加強典型案例和經驗交流。提升行業自律水平,引導有序競爭。
四是營造良好環境。積極參與國際多雙邊合作,在自貿協定談判、聯委會和混委會等工作機制項下,加入跨境電商議題。支持跨境電商綜試區、行業、企業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何亞東同時介紹,商務部統籌推進“2024消費促進年”,圍繞傳統節日期間餐飲購物、文娛旅游等消費熱點,指導各地開展豐富多樣的端午系列活動,推動消費持續擴大。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突出節慶時令。各地結合端午傳統習俗和季節特色,打造“新中式”消費熱點。多地舉辦粽子文化節、龍舟民俗賽、古風市集、非遺展示、漢服體驗等活動。
二是聚焦以舊換新。各地積極推動汽車換“能”、家電換“智”、家裝廚衛“煥新”,密集開展以舊換新活動。截至目前,商務部已啟動18場全國以舊換新行動——地方站活動。
三是推動業態融合。各地商務、文旅、體育、市場監管等部門強化協作,圍繞商務部近期推出的粽情端午、體育消費、車行天下等消費場景開展活動,推動商旅文體健消費深度融合。
四是打造地方品牌。各地深挖本地產業優勢和特色資源,培育打造標志性促消費活動品牌。天津即將啟動品質消費農村行,湖北將舉辦第二屆“6·16三好節”,上海將推出“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為城鄉居民提供多元消費體驗。
*本站部分文字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聯系信息:
甩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