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小楊哥賣假牛肉,或將賠償4200萬
剛剛淚灑直播間的小楊哥,可能還需要放一回血。
近日,職業打假人王海連續爆料,小楊哥帶貨的“鮮多裕”牛肉卷被認定不是原切牛肉,已罰款50萬元;“豆小依”兒童鞋的增塑劑則嚴重超標,已立案調查。
圖源:微博@王海
回顧這兩起事件:
2022年12月,王海發文稱小楊哥帶貨的18萬雙“豆小依”馬丁靴,其雌激素超標169倍(外底主體橡塑材料)和224倍(外底圓形橡塑材料),鉛含量也超標8倍。
圖源:微博@王海
另外,快手頭部主播“太原老葛”也銷售過豆小依的兒童鞋。經檢驗,該產品含有鄰苯二甲酸酯,超過國標《兒童鞋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近200倍。
該成分是一種增塑劑,可以通過皮膚接觸和呼吸等方式被人體吸收,會導致兒童性早熟。
如今,臺州市澤國鎮市場局監督管理局在豆小依的發貨倉庫中,檢出成分超標,印證了王海的打假成果,并將此事正式立案調查。
“毒童鞋”事件過去一年后,小楊哥又出現了售假問題。
去年12月,小楊哥帶貨一款89.9元4斤的肥牛卷,宣稱是澳洲原切谷飼。但經過博主的核算,該產品的原材料成本為43元/4斤,定價不符合原切牛肉的標準,反倒像是合成牛肉的價格。
面對網友質疑,小楊哥義正言辭地高喊:“不拼接、不注水、不腌制、零添加、不合成。”
圖源:抖音
但事實勝于雄辯。今年7月,武漢青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小楊哥帶貨的“鮮多裕”牛肉卷89.9元四斤裝,不是原切牛肉。
這臉被啪啪啪打得格外響亮。然而,除了因實錘丟面子,小楊哥可能還將面臨天價賠款,尤其是他剛許下了售后承諾。
兩天前,小楊哥在直播間聲稱,讓兄弟放心,三只羊擁有三道售后,有問題一定負責到底。如今,需要小楊哥負責的時候到了。
圖源:抖音
今年8月,我國正式實施《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食品藥品懲罰性賠償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根據上述規則,假原切牛肉屬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退一賠十起步價1000元。
同時,王海強調有4.2萬名消費者被假牛肉欺騙,按照退一賠十,三只羊將賠償4200萬元。
今年以來,從梅菜扣肉、西梅汁,到茅臺、五糧液,三只羊頻頻被爆售假,小楊哥面臨的輿論壓力也愈發嚴重。
尤其是此次“大閘蟹”事件,辛巴利用“梅菜扣肉”的賠付問題,向小楊哥發起猛烈進攻,三只羊陷入前所未有的尷尬局面。
如果賠付,三只羊雖然能在短期內緩解輿論壓力,但長期來看,它可能強化了三只羊在消費者心中“問題頻發、需要賠償”的形象,不利于品牌的長遠發展。
如果不賠付,三只羊就徹底陷入被動局面,或將面臨來自辛巴、消費者以及社會各界的巨大輿論壓力,引發信任危機。
與此同時,無論是禁止銷售大閘蟹,還是主動賠償1億,辛巴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贏得部分消費者的好感度。
不得不承認,辛巴實在是個狠人,踩著三只羊向消費者賣好。
但小楊哥及三只羊也必須反思,如果一開始就建立了足夠完善的售后機制,何至于被競爭對手這樣狠狠拿捏,進退兩難呢?
在這場“獅羊之爭”中,辛巴有一句話,令人印象頗深,“消費企業需要把用戶當人看。”
三只羊面臨信任危機
在這場輿論交鋒之中,除了將矛頭指向售后問題,辛巴還曝出三只羊高管盧文慶的一些猛料。
“你剛剛在東莞被判了,判三緩四還是判三緩一,具體什么原因,好像也和做電商有關系,弄虛作假吧,你是三只羊的合伙人是吧,監外執行是吧。”“需不需要我把你和小楊給人送進去那個女的故事,說給你們聽一聽……”
從個人信譽到情感隱私,辛巴曝出的話題可謂是一個比一個勁爆。
就在爆料后的第二天,#三只羊合伙人盧文慶賬號已設私密##三只羊女主播沫沫已有9個月未更新#一系列相關話題迅速沖上熱搜,引發公眾猜測。
圖源:微博
另外,剛剛和小楊哥親密現身香港的曾志偉,連夜在主頁上去掉了所有和三只羊有關的信息。但隨后,他又在抖音放出與小楊哥、大楊哥的合照,并稱“我們好好的”。
顯然,在辛巴的步步緊逼下,三只羊陷入了復雜的輿論漩渦。
他的言論迅速點燃了公眾的好奇心與探索欲,促使更多人開始關注并質疑三只羊公司的運營方式及管理層的行為。
同時,公眾的質疑也對小楊哥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
據灰豚數據,自大閘蟹事件后,“瘋狂小楊哥”賬號持續處于掉粉狀態,已掉粉超23萬,并于9月4日一天掉粉超14萬。近一個月,小楊哥賬號已掉粉超80萬。
圖源:灰豚數據
在最新的直播活動中,小楊哥的姿態放得格外低,例如淚灑直播間,高喊“兄弟們如果真要罵可以罵我,懇請大家不要罵我們同事”。
或許是因為苦情戲起了作用,飛瓜數據顯示,直播當天銷售額破億,觀看人次超2780萬,人氣峰值超140萬,熱度遠高于其8月的單場直播數據。
但超高熱度也引發了新一輪輿論危機。
直播結束不久,就有網友爆料小楊哥的銷售額是假的,數據都是*出來的,不少網友還專門貼出了自己在各種群里的**圖片。
網友爆料三只羊數據造假
對于上述爆料,網友表現出強烈的憤怒。倘若屬實,這些負面情緒將削弱消費者對三只羊的信任度。
或許是為了免責,小楊哥最新銷售的產品出現了一行小注:“本商品銷售者為購物鏈接所屬店鋪經營者,而非本直播間/櫥窗。”
據《正在新聞》,由于是廣告發布者而非商品銷售者,三只羊并沒有因“梅菜扣肉”事件受到處罰。
但這也與小楊哥的售后保證產生了矛盾。既然作為廣告方,三只羊不會因銷售偽劣產品擔責,那平臺又該以什么樣的身份對產品負責,消費者又該如何信任平臺呢?
如果失去了消費者的信任,三只羊還能收獲這樣亮眼的戰績嗎?
此次風波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戰,或許比起簡單的口頭保證,三只羊和小楊哥更需要以實際行動回應公眾的關切,重建信任與口碑,從而度過危機。
三只羊做大做強
盡管身處輿論漩渦,小楊哥依舊帶領三只羊走上了一條明朗的商業道路。
當前,小楊哥從一億粉絲的網紅主播,成功轉型為產值百億集團的董事長,三只羊的商業版圖也不斷擴大。
近期,三只羊更是碩果累累,不僅奪得流量之王的寶座,啟動直播培訓業務,還擴大了國際業務。
兩個月前,盧文慶就曾透露,三只羊已進軍TikTok,并布局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多個海外地區。隨后,為了更好地發展海外業務,三只羊與J&T極兔速遞達成全球戰略合作,并成立了香港分公司。
三只羊香港分公司開業儀式 圖源:三只羊網絡公眾號
然而出海之路絕非坦途。作為后起之秀,三只羊集團還需要深刻認識到海外市場的復雜性與獨特性。
如何在海外市場中精準定位,實現有效拓展與深耕細作,將是小楊哥及三只羊集團未來需要持續探索與努力的方向。
*本站部分文字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聯系信息:
甩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