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走對路了。
互聯網世界從來不缺逆襲的故事。
昔日備受質疑的小紅書,在短短一年間,也悄悄實現了商業化的蛻變。
數據顯示,小紅書在2024年一季度的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凈利潤達2億美元。
對比2023年一季度的6億美元營收及4000萬美元凈利潤,今年實現了67%的營收增長與高達400%的凈利潤增幅,遠超去年同期表現。
與此同時,小紅書完成了新一輪融資,最新估值已攀升至17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200億元),相較于去年的140億美元估值,有顯著提升。
目前看來,小紅書正一步步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商業化能力,扭轉外界對其只能“種草”不能“拔草”的固有印象。
1.小紅書電商有模有樣
這一年多,小紅書都干了什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
2023年上半年,董潔、章小蕙在小紅書的“慢”直播相繼破圈,大大提升了小紅書電商直播的關注度。
很快,小紅書開始將直播業務提升為獨立部門。
緊接著,小紅書開始發力買手直播、品牌店播,并備戰618。據小紅書發布的“618”戰報顯示,截至618當天,其直播訂單量增至去年同期的5.4倍,直播間用戶購買數達到去年同期的5.2倍,增長相當突出。
為了趁熱打鐵,8月份,小紅書直接整合了直播業務部門、電商業務部門,成立與社區部、商業部平行的一級部門——交易部。
同月,小紅書召開“買手時代已來”電商大會,宣布All in“買手電商”。
9月,小紅書相繼關停綠洲、福利社等自營電商,甩開包袱全力前進.
圖源:小紅書
沒過多久,小紅書迎來了“買手電商”的雙11大考,其通過高客單價、高品質的差異化直播帶貨模式,實現了董潔和章小蕙成交破億,以及21位買手成交破千萬的佳績。
得益于電商業務的不斷推進,小紅書在2023年首次實現盈利,凈利潤達到5億美元,營收達到37億美元,同比增長85%。
2024年初,小紅書從滴滴挖來了多位中高層人才。其中,原滴滴供需策略負責人吳穎炳,負責部分電商業務;而原滴滴順風車業務負責人張瑞,加入商業化團隊,為小紅書商業化貢獻力量。
在5月底,小紅書開展了一項重要的組織架構調整:將電商買手運營業務與商家運營業務合并,成立全新的電商運營部,由小紅書直播負責人銀時領導,直接向COO柯南匯報。
兩個月后,小紅書給出了電商的新定義,即小紅書電商是“生活方式電商”。在后續的Live直播伙伴大會上,小紅書重申了“生活方式電商”的理念,并發布了生活方式電商的經營路徑,以及升級后的經營產品,進一步加大了店播的布局和投入。
數據顯示,618期間,小紅書直播間訂單量達到去年同期的5.4倍,店播GMV同比去年實現了5倍增長。
而針對最近的雙11,小紅書也推出了多項創新玩法,包括上線“隨便笑場”、“亞人街頭”、“沖動酒吧”、“大家showroom”、“樂透狂歡”5個主題街區活動,在線上推出集章玩法,以此激勵商家與買手將商品內容化,突出生活方式電商屬性。
10月23日,小紅書電商發布雙11開門紅戰報。戰報顯示,平臺成交額破千萬及破百萬的商家與買手數量均實現了迅速增長,其中,成交額破千萬的商家數量較去年同期激增3.3倍,而成交額破百萬的買手數量更是達到了去年同期的6倍之多。
整整一年多來,小紅書電商不斷探索并持續優化其電商模式,最終確定了“生活方式電商”這一定義,并落地生根。
在這期間,小紅書2023年的月活達到3.12億,同比增長20%,已成為除阿里巴巴、字節跳動、騰訊系之外,用戶規模最大的第三方內容平臺。
結合最新資訊,小紅書在2024年第一季度相較于去年同期實現了顯著的業績增長,并再度傳出了即將在香港上市的消息。
這一連串的積極變化,或許意味著曾經被視為“扶不起來的阿斗”的小紅書電商,如今已經成功實現了華麗轉身。
2.小紅書商業化,主打一個全面
值得注意的是,小紅書的野心不僅僅局限于電商領域,它還在積極開拓其他業務版圖。
文旅方面,今年4月,小紅書攜手泉州旅游局,共同推出了“城市新名片”計劃,更與陜西、新疆、重慶等地的文旅局建立了合作關系,聯合推出了多個文旅品牌。
團購方面,小紅書的服務范疇進一步拓寬。
繼之前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及成都這五大城市成功開展業務后,小紅書于上月正式向全國范圍內的49座城市推出了餐飲團購服務,其商業化觸角已徹底伸向本地生活。
圖源:小紅書
為了吸引更多商家入駐,小紅書拿出了百分百的誠意,將傭金費率(即技術服務費率)壓至0.6%,并且對餐飲類目的商家暫時免除了保證金。
對比來看,抖音本地生活服務板塊的傭金費率為3%-8%;美團外賣的傭金費率在6%-8%之間;而攜程酒店業務的傭金費率達到12%,與小紅書高出不少。
據了解,小紅書此次團購業務的拓展工作由交易產品團隊中的開放平臺產品團隊擔綱主導。該團隊致力于打造一個完善的交易生態系統,為商家提供操作簡便的自助入駐平臺,并配備專業的代運營服務,全方位助力商家高效融入小紅書商業化體系。
今年8月,小紅書于平臺內增設了名為“無聲沖擊”的全新入口,開始涉足在線小說賽道。在這之前,小紅書也啟動了“寶藏寫手扶持計劃”投入1億流量扶持原創短篇與推文等內容的發展。
可以看到,小紅書不僅在電商領域布局深入,還在團購、文旅、在線小說等業務板塊展開了積極布局,覆蓋范圍很廣。
很顯然,小紅書的商業化道路已經呈現出全面鋪開的態勢,這種廣撒網的策略表明小紅書已不再滿足于僅僅做一個“小而美”的平臺,而是要向著更加宏大、全面的商業版圖邁進,致力于成為商業領域的佼佼者。
對小紅書而言,電商業務是商業化戰略的核心所在,必然需要傾注大量精力。但是,在電商之外,小紅書也不能松懈,必須通過積極尋求其他領域的突破,才能進一步加大商業化成功的概率。
3.有突破,也有欠缺
說回小紅書電商,雖然近一年多來,這項業務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但在社區內容與電商內容的融合與平衡上,小紅書仍存在一定的欠缺。
以小紅書帶貨一哥李誕為例,他采取了情感電臺結合直播帶貨的創新模式,這一策略與當前內容電商直播的主流趨勢高度契合。
但在銷量方面,李誕的表現平平。根據小紅書7月的直播帶貨明星榜,李誕排名第五,前四名分別是董潔、吳昕、伊能靜、宋妍霏,而在總榜中,李誕位列第28位,預估銷售額為680萬+。
與此同時,不少網友吐槽,小紅書上有趣的內容似乎正在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商品信息、直播帶貨活動,甚至在不少創作者日常賬號的運營中,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品牌推廣。
平臺上的電商內容大幅增加,而原本的社區內容卻相應減少,小紅書電商還沒有實現兩者的有效融合,并在找到良好的平衡點。
如此看來,小紅書的電商之路依舊任重而道遠,仍需要平臺不斷地改進和升級。
有突破,也有欠缺,這再正常不過。關鍵在于如何正視這些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去改進和優化,這才是小紅書電商未來需要尋找的答案。
*本站部分文字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聯系信息:
甩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