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持續高速發展,以及阿里巴巴集團和騰訊企業帝國力量的不斷壯大,阿里巴巴,作為中國最大電子商務公司正與頂級互聯網公司騰訊展開激烈的角逐。
就在近期,阿里巴巴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上市一事,流傳的阿里巴巴將在8月8號上市的消息被馬云否認稱并不知情后,相信已經習慣了這些互聯網公司公關風格的人們,只能對此表示:“呵呵”。喧囂的互聯網圈中哪有那么多“空穴來風”,若非故意放出消息甚至推波助瀾,哪來那么多小道消息大行其道。
而與此同時,微信小店的推出,京東購物入口在微信上線、拍拍網復活重啟....微信在這個阿里也許即將就要正式開啟上市進程的時候,做出這么多這么大的動作究竟是為什么?
微店與廣點通 合作構建互補型微信商業生態圈?
騰訊微信公眾平臺正式推出“微信小店”,商家只需登錄微信公眾平臺網頁版,進入“服務中心”,即可看到“微信小店”的入口。很顯然,微信小店的粉墨登場,再加上此前騰訊和京東的結盟,其目標均直接指向相對傳統電商巨頭阿里。其實早在今年3月份,圍繞O2O的電商大戰就已打響,先是京東商城聯合多家國內便利店以及ERP供應商簽署合作協議,而后阿里也大舉加速O2O布局,其與天貓商城的優質商家召開視頻會議,希望與線下具有100家店鋪以上以及營收規模在億元以上的商家合作。
微店一出,大量的第三方服務平臺急了,似乎曾經會有商家和自己合作搭建微店鋪、微商城的時代不會再有。再多的概念也將因為微信官方給予的“微店”定義,難以實現更好的銷售效果,但后來一看微店的細則,至少發現微信暫時還是沒有趕盡殺絕,也許在這樣的精神挑戰面前,還多了些機會。
之所以養活了大量微信第三方工作人員的“微店”型產品,能夠受到微信乃至這么多第三方人員的,是因為微信小店能夠滿足大量商家在朋友圈賣貨的需求,提供簡單工具,讓他們很方便地在移動商務時代更高效的開展電子商務,微信借此能夠努力構建“淘寶店”的圈子,并配合京東一起布局移動電商,在與阿里巴巴的電商之戰里取得更大的勝算,而第三方工作人員便借此為生賺錢。
除了微店,已經有很多的微信自媒體賬號都已經在嘗試的廣點通廣告,作為微信廣告的主要產品,微信廣點通一直在不停地摸索著。很多網友抱怨,用戶必須擁有通過認證的微信服務號,并且繳納了2W元的保證金才能夠正常的開啟一家微店,并非新聞通稿里所說的那樣零門檻。
眾所周知,之前電商平臺分類的主要標準是根據交易用戶而做出的分類,此種分類主要關注線上交易用戶的屬性。隨著物聯網電商平臺交易模式日趨成熟,完善的線下實體物流資金流配套成為物聯網電商平臺后續發展的關鍵因素,O2O概念也就此應運而生。
對此筆者認為,在廣點通也迫切需要更多O2O電商品牌加入廣告主序列的情況下,以官方名義自主扶持微店發展,鼓勵具備一定經濟能力的商家在微信上發展電商業務,能夠從微店商家中篩選出一批廣點通的廣告客戶,商家也可以通過廣點通更好的發展自己的微店。
在筆者來看,這樣一個讓微店和廣點通漸漸形成一種互補的理想,正是在移動領域復制淘寶曾經主要的商業模式。微信坐擁全國最多的移動用戶,如若在移動領域構建了“淘寶店+淘寶直通車”類似的生態圈,無疑是戳中了阿里之命門,對騰訊與阿里的電商之戰來說,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