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微博圈做了一個活動是說許愿的,異常火爆,愿望滿天飛,結果還真有網友的愿望成真了,這個著實給微博又添加一個助推劑。可見利用微博做推廣,做活動是少不了的,其中活動中給用戶一點小實惠或者給他們刺激一下心理需求,這完全可以把他們激發起來,當他們都參與到活動中時,你會發現,你付出的那點其實很小很小。
當然我們不否認不是什么活動都能舉行的,活動策劃人要考慮到時間段,覆蓋人群等因素,把握好了,活動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不可否認在微博上做活動很受歡迎也很容易成功,但是活動中的一些細節卻容易讓人反感,那就是活動策劃者逢帖必回,就是只要是回帖他都回應一句,這樣很容易造成刷屏,想想用戶的面板都成了你的了,那還有什么好關注的,只能取消對你的關注了。
不管是活動還是一般的發言,刷屏都只能收到負面效果,如果是活動,適當的回應具有代表性的回帖即可,這樣既能用有代表性的回帖去吸引更多的用戶加入到活動中,也能保持更新,而且,這個第三方的聲音確實能給活動帶來一定的生氣。
如果是一般性發言,沒有人愿意看到一個話嘮子在那胡扯,除非你有很強的功底,能給用戶帶來嬉笑怒罵,否則不要刷屏。
曾經在新浪微博看到一個技術牛人做查詢站,有百萬流量,希望能通過微博和大家交流技術,這個也曾得到很多IT大佬級的人物推薦。
本來出發點是很好的,大家也希望能通過他的心路歷程了解到一個技術牛人的經歷,結果該博主爆出一句,粉絲超過多少才講一點。天啊,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經歷還要限制一下,我想問問是你想分享還是用戶求你分享呀?最后這個活動當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雖然我未曾理解加上條件對微博營銷是好是壞,但是從這點上,我不建議用戶在分享的時候接上太多限制,不合常理的限制更不能要,一個活動或者一個微博靠的是用戶的支持,如果你讓用戶不爽了,用戶大不了不關注了,但是對你而言,你損失的不僅僅是用戶,還有你的聲譽,任何一個產品離開了用戶就離失敗不遠了。
博主是閉關自守還是廣結人緣,想必大家都喜歡在互聯網結識更多的朋友,但是在得到之前,要經歷一個付出的過程,這個過程通常伴隨著某一類人的嘲笑和不解,但是我們堅持付出到最后得到了豐收,回過頭來看那些不曾理解我們的人,似乎還在原地踏步,那么我們是否會為了曾經的“荒唐”選擇而感到慶幸呢?
不論是同行高人還是他行人員,同樣需要朋友,同樣需要交流,我們真心付出了,總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哪怕是一百次的堅持換來一次的肯定,那我們也還是值得去做的,我們需要學習同行高人的經驗,也需要學習各類微博的經驗,這樣不單止我們不斷成長,也體現出我們心胸和氣度,這樣的朋友,你不愿意結交嗎?
人性化這個詞語講了很多年了,也逐漸看到一些官方的口吻開始帶一些色彩了,這是好事嗎?起碼不是很壞事,畢竟我們面對用戶,更多的是希望用戶能繼續支持我們,而一貫的官方口吻很容易讓用戶煩膩,相反的,如果你要不一樣的口氣來和用戶交流,帶給用戶一些快樂和陽光,我想用戶會繼續團結在你周圍。
一件事情用兩種口吻來表達收到的效果往往是不一樣的,官方的相對刻板,而只要抓住用戶的耳朵,一直深入到內心,我想,你的表達成功的,你的產品也成功了。
當然不是,生活中很多精彩我們很容易錯過,把握時下很重要,建議你一旦發現有趣的應當適當關注,可以推薦給用戶,把我們的快樂傳遞出去,讓一份快樂變成兩份快樂,通過我們接觸不同話題,我們的知識面豐富了,和用戶和朋友交流起來也變得輕松多了。
如果我們做推廣,面對的將是不同的人群,從年齡到興趣愛好,從購買能力到地域分布都將不同,該如何處理這些不同的人群呢,這樣以來就又回到迎合用戶需求的話題上了,可以發布一些趣聞,一些圖片,讓聽眾感受不同的交流樂趣,有時候一個小故事或者一張趣圖會比你的說教更能吸引用戶。
來自DCCI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互聯網微博累計活躍注冊賬戶數突破6500萬,這一數字有望在2013年底達到4.6億。這讓包括家電廠商在內的眾多企業嗅到了里面的商機,據悉,目前海爾、海信、美的、格力、志高、長虹、格蘭仕等各大家電品牌均開通了官方微博,并以此作為企業營銷的重要網絡平臺。
隨著社會化媒體的日益發展,不少企業開始試水甚至將網絡新媒體營銷作為企業重點營銷戰略,而在網絡新媒體中,微博無疑是近兩年最火的一個,其因為高速度、便捷性、廣泛性的特點成為各大家電企業最看重的營銷渠道。但微博同時也具有不可控性、病毒性等容易帶來負面影響的特點,那么家電企業該如何精準的利用微博平臺,取得良性的營銷效果呢?
如果常常關注企業微博,可以發現有些企業的粉絲數已達到數十萬,而有些企業粉絲數還不足100,數字上的天壤之別歸根結底是因為大多數企業對于微博營銷不熟悉,簡單地認為發幾條博文即完成了微博營銷,其實微博營銷如同經營企業一樣是需要講究策略的。
首先,對于企業來說,最基本的營銷做法是在微博上進行企業最新動態展示和新聞傳播,包括推廣新品和分享打折促銷信息,發起團購等優惠活動,這些信息可以讓網友更多的認識和了解企業,直接拉動賣場產品銷售。但對于網友來說,這種信息并不具有吸引力,甚至引起反感,因此不可多發,即使要發,也應該選擇適當的時機。
比直接營銷更高明的手段,是企業通過微博去塑造自身形象,在關注者中間形成良好口碑。以冰箱微博為例,企業除了發布與冰箱有關的信息,還應談論和冰箱有關的生活、熱點等話題,比如美食、下廚、旅行、家庭等等,形成一個個足夠吸引的話題,讓網友主動關注和參與,同時潛移默化的提升人們對企業的品牌感知度。
從目前幾家知名家電企業的微博維護現狀來看,能夠吸引粉絲的最直接、最快速的手段是舉辦線上活動。如海爾旗下“卡薩帝冰箱”、“美的小美”等知名品牌微博平臺,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結合相關節日舉辦一系列豐富多樣的活動來聚集人氣,與粉絲互動并利用相互間的轉發擴大品牌影響力。
對家電企業來說,以微博為平臺的營銷,具有先天的優勢,其低成本高回報、靈活性強且能迅速積聚人氣的優質特點契合了當代企業與時俱進的營銷理念。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微博作為一個企業直接面對消費者的互動平臺,任何一條信息都是毫無保留地呈現在大眾面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詬病甚至引發危機。因此,企業在經營微博的同時有必要建立完備的輿情監控體系,通過微博專員的輿情監控來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相信沒有人不知道2011年鬧得沸沸揚揚的“西門子冰箱門事件”,而這一危機的引發竟來自于一條小小的抱怨微博。網絡名人羅永浩九月時在微博上炮轟西門子冰箱門不易關閉的問題,短短時間內引發了上千網友關注轉發,最終轉化為“公共危機事件”。雖然事件的惡化與西門子方面的處理態度和方式有關,但我們不得不感嘆微博的巨大作用力。而近兩年,微博也逐漸的從個人信息展示平臺演化為網友關注熱點、討論時事的重要渠道,網友利用微博發出抱怨、投訴的現象也屢見不鮮,因此,家電企業必須要做到謹慎對待,以真誠溝通的心態與網友互動。
“微博營銷”可謂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企業既能通過微博較高的傳播效率迅速提升知名度、推廣新產品和新服務,同時也讓負面消息無所遁形,引發公關危機。因此,在這一新“戰場”上,各大家電企業應該充分利用好微博這一看似渺小的陣地,揚長避短,爭取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價值,提升企業美譽度和關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