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數據:轉化率
今天去某淘寶女裝賣家處看其微信CRM后臺,上周通過微信群發上新消息一次,粉絲為4219人,用戶打開2089人,到店人數871人,實際成交109人。也就是說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的群發,回訪率超過20%,最后的購買轉化率近3%。
第二個數據:活躍度
淘寶女裝大碗阿卡家最近在招人,招聘文案寫得一如以往的文藝,在微信和微博同時發了此招聘內容,效果卻天差地別。
據了解阿卡家微信粉絲數在一到兩萬,收到的回復數是2000+,其中有不少非常靠譜的簡歷,阿卡還把某靠譜簡歷直接曬到了微博上。
再來看看新浪微博這頭,阿卡家的粉絲有16萬,結果只有47轉發,27評論。當然有可能發簡歷的人都通過郵件或者私信在發,確也顯露出微博這種公眾化平臺的缺陷。
第三個數據:粉絲數
唯品會最近股票大漲長虹,紅杉資本拋售145萬股大賺6.8倍,當年流血上市的唯品會依靠強大的運營能力咸魚翻身,市值已漲了5倍。最近聽說其微信公眾賬號粉絲數已破60萬大關,微信這種點對點強關系的直銷形式非常適合唯品會,不知道是否會有點關系呢?
另有消息天貓前20強都已經入駐微信公眾平臺,且粉絲增長速度可觀,最少的也已經上萬,其推廣方式只是在店內和商品包裝上放置微信號與二維碼。
微信電商目前雖然在玩的還是少數,但是不少的電商賣家已經關注到微信平臺可怕的活躍度和轉化率。微信電商大家都還在摸索階段,主要是做群發、活動、搜索、客服,可靠數據顯示,吃到頭口水的賣家應該不少。
淘寶賣家使用微信真正的用途
地球人都知道在淘寶平臺上賣的最好的就是女裝,一般到4皇冠以上的女裝賣家,差不多一周會上新10款以上的女裝,上新完之后基本都要做同一件事,就是群發短信給最近三個月在店里消費過的妹子們,通知她們有新貨,速速來。
4皇冠以上的群發短信要多少錢?不做淘寶的或者沒到那個級別的可能沒感覺,一周一個4皇冠店差不多要發5萬到10萬條,按照平均每條5分錢來算,一周就是2500到5000塊,一年的話就是12萬到24萬,這可不是一筆小錢啊。
更關鍵的是轉化率到底有多少?有賣家說100條短信5塊錢,只要有一個人來我就賺到了,但實際上呢根本無法測算,有幾家做垂直電商的兄弟還算實誠,給了個數據,搞大促時短信帶鏈接加參數,測算過大概在2%-3%左右,平時沒法測算估計0.5%最多。
根據這個數字虧肯定是不會虧的,但如果用微信群發來代替短信群發呢?
1、這一年短信費就能剩下十幾二十萬;
2、關注公眾賬號的買家一般對賣家都有認知度和忠誠度,便于轉化;
3、圖文并茂的微信消息很直觀,能夠抓妹子眼球;
4、群發效果數據可以監測;
5、看上了可以直接跳轉到淘寶WAP版上購買,絕對滿足妹子們的沖動型消費,轉化率得比短信高多少倍都不知道。
分享個數據,某知名女裝淘寶店的微信公眾平臺目前8000多粉絲,每周群發兩次,每次通過微信到店的在30%左右,最后產生購買的10%左右,自己算省了多少錢,賺了多少錢。別來公眾平臺問是那家店,保密!
馬云老大說淘寶未來要做C2B模式,但能像阿卡家、兩三事這種牛氣到讓買家先預付后下單的不會超過100家,剩下的呢還是得老老實實的做C2C、B2C。
基本上電商賣家會根據往年的銷售情況,加上今年買入的流量相應轉化率的情況,再憑自己對時尚的嗅覺、潮流的把握等等來決定,買多少數量材料做多少件衣服,盡管如此一般一款衣服第一批也就做個100件左右。
然后就有問題來了,一種可能是某款衣服因為種種亂七八糟人力不可知因素成了爆款,兩天就賣光了,接下去怎么辦?有朋友說馬上再做就行了唄,可說說容易補貨起碼得十天半個月,能補上貨還算慶幸的,更倒霉的是布料用完了,再去買布料,對不起買不到了,賣家就郁悶大了。
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判斷失誤,100件衣服才賣出去10件,剩下的咋辦?只能是揮淚大甩賣,賠本賺吆喝了,還有那些沒做成衣服的材料基本也算是廢了,所以服裝利潤看似很高,有時候幾款服裝失誤就可能就虧得血本無歸。
電商賣家如何才能正確做出決策呢?親,用微信公眾平臺來幫助你吧!
1、很多女裝打板都是抄的或仿的國外大牌設計,咱們在公眾平臺里推點這些國外大牌的圖文消息,看看妹子們對那些款式更感興趣,瀏覽數最高的幾款肯定好賣。
2、有節操點的電商賣家可以搞搞互動,發幾個樣衣出來,讓妹子們在對話框里回復買還是不買,或者喜歡第一款還是第二款,當然物質刺激肯定要給點的。
3、如果對粉絲的忠誠度有信心的電商,更可以直接點對點的做一輪在線訂購,群發新款樣衣讓買家支付預付款來預定。當然在電商平臺也能完成這個,但是一個是通過短信拉人回店里看,一個是收到后直接就能下單購買,兩者還是有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