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超級網銀規(guī)則被騙子利用
根據(jù)360互聯(lián)網安全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除了陳小姐和梁同學的受騙經歷外,最近在黑龍江、安徽、江蘇等省份都有市民報案,聲稱自己網銀賬戶被盜。與這些案例相似,騙子都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受害人賬戶中的資金洗劫一空。
為了進一步弄清這種新型欺詐的過程和原理,360安全專家對授權支付操作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授權支付,實際上是目前流行的“超級網銀”的一個重要功能。超級網銀允許用戶將自己在多個銀行開設的賬戶關聯(lián)到某一個指定的銀行賬戶,這樣一來,用戶只需要登錄一個網銀賬戶,就可以同時管理自己在多家銀行的網銀賬戶,進行查詢、轉賬等操作。而將不同銀行的賬戶關聯(lián)到某個指定銀行賬戶的過程,就是“授權”操作。
專家對四大國有銀行,即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yè)銀行的超級網銀功能進行了測試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按照超級網銀目前的操作規(guī)則,確實很容易被騙子利用實施欺詐。
第一,“超級網銀”授權并不會對雙方身份和關系進行驗證,也就是說,網銀用戶可以授權任何人對自己的賬戶進行查詢和轉賬操作。
第二,授權操作的過程比較簡單,只需將授權頁面的鏈接復制下來,通過聊天軟件發(fā)送給他人“簽約”,就可以在不同電腦上實現(xiàn)授權。對于普通用戶來說,有些銀行的授權頁面提示信息也過于晦澀,有可能忽視其中的安全隱患。
第三,部分銀行沒有在授權界面中提醒用戶設置額度,獲得授權的賬戶可以無限制轉賬。在此過程中,并不需要授權賬戶進行二次確認,因此也無法阻止賬戶余額被轉走。
第四,個別銀行解除授權的操作比授權更復雜,甚至只允許被授權賬戶確認解除。
防騙提示
安全網站仍有騙子現(xiàn)身
目前,雖然很多安全軟件都有網頁防護功能,但一般都只是針對掛馬網站和釣魚網站進行攔截。但是,在陳小姐的案例中,不論是代付鏈接還是授權支付鏈接,它們本身都是購物網站或銀行網站上的合法鏈接,因此,通常情況下不會被安全軟件報告風險。
360互聯(lián)網安全中心提醒廣大網民:
1)一旦網絡交易出現(xiàn)異常,應當首先通過官方渠道聯(lián)系客服,而不要輕信網絡店家發(fā)來的客服聊天號碼;特別是在淘寶上購物,不能相信QQ客服;
2) 了解代付規(guī)則,謹慎進行代付操作;
3) 不要相信所謂的卡單、掉單、解凍資金等說法,這些說法都是詐騙專用術語;
4) 絕對不能將自己的賬戶授權給陌生人或陌生賬戶;
5) 對自己的網銀賬戶設置單日最高轉賬限額,以控制風險;
6) 一旦發(fā)生經濟損失,應及時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