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
發表于2014-05-22|[復制鏈接,推薦給朋友]
2
3311
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計劃就會亂得過了度,出門旅游需要計劃,淘寶購物也需要計劃,計劃好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
一直在網站上學習各位高手如何做運營。發現很多商家第一次做聚劃算的時候除了興奮,更多的是惆悵啊,不知道該如何下手,難道大活動我們能做的就是把平臺要的東西給人家就行了么?就在家等著活動上線,等著收錢了么?我不想分享總結的活動資源有哪些,不想分享如何能夠報上活動。我想給新賣家講講,我們做活動的時候都是如何做的準備,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示。
活動分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后三個部分。
這里就先說說活動前:
1.活動分析。不是所有的活動都值得我們花時間,精力,和錢去做的。之前很火的淘寶優站,有些打破頭恨不得白送倒貼都上不去,有些交點費用就能上。很多賣家一窩蜂能上的都上了。實際上帶來的后果要么是根本沒有效果,要么是上去了以后便宜白送的賣沒了,其他的關聯一點帶不動。明明很好的東西,換來的是一堆中差評,退換貨,店鋪評分直線下降。這就源于我們在活動對活動的平臺沒有充分的分析。我想問各位,有沒有真正的坐下來打開excel表,把你想報名的活動的平臺上同行的產品,價格,銷量,店鋪其他產品售賣情況記錄下來,橫向縱向分析分析?有沒有去看過同行做的活動帶來的評價反饋好不好?有沒有去監測一下同行的數據,一天的銷量能到多少?也許都沒有,這些都沒有就盲目的選擇一個活動帶來的結果可想而知。
2.活動規則,活動的價值。經常有人問,你為什么總能報上活動,我就報不上,我想說現在平臺的活動規則都寫的清清楚楚,你上活動之前把所有的活動規則都列到表里去,一項一項去核對自己是否都符合。如果你報的活動多,你就做個活動跟進表

這就是一年的活動都放在這個表里面,你都知道報名了什么活動,歷史最低價是什么,我的運營經常告訴我報了好多活動,找不到,我想說一個表格解決所有的問題。另外活動的價值是什么?是每個店長需要在活動前想清楚的。很多人熱衷于上折八百,上了折八百以后呢,又郁悶,原因是價格壓的太低,肯定賠錢,評價不好,老客戶也積累不下來。那到底上去你為了什么?這個活動到底能給你帶來什么?這個想不清楚,做活動失去了原本的意義,經濟和精神上都損失。
3.同行產品分析,我們的優勢是什么。大部分賣家都普遍對自己的產品有超出一般的自信,迷信自己的產品多好多好,自己的價格應該多高多高。而忽略了整個行業的產品的分析。實際上每個活動平臺上都有相對來說競爭激烈的產品,還有相對不激烈的產品,這需要大家去發現。我們一直用我們最好的產品去啃最難啃的骨頭,做完了只能是受內傷。差異化和市場上的縫隙是我們應該去不斷的分析平臺產品能夠找到的,這些就是我們的優勢,哪怕只是在售賣形式上有個創新,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so,產品分析至關重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4.選品,產品組合,價格,庫存設置。如三說我們找到自己的優勢了,我們就知道選什么品了,而做品牌團這樣的活動的時候選擇什么產品組合至關重要了。曾經在一家家紡公司,我們每個月都有機會上品牌團,我們把能湊上去的新款都湊上去,價格標低,庫存都寫上,以為就這樣我們一定能賣的好。做完了以后把同期 或前后做品牌的大商家數據和自己一對比就發現,自己的產品組合嚴重有問題,夏天的時候家紡應該賣夏涼產品的時候,我們這一塊產品從款式上到庫存深度上都是不夠的,我們準備的四件套,枕頭,被子都很多,但銷量慘淡。而大牌上品牌團的時候除了顧及到品類全,另外重點產品的庫存深度把握非常好。再說價格。我們以為做活動可能只有低價小二和用戶才能買單。實際上去分析數據的時候發現,同類產品,同個品牌,銷量上不是價位越低的賣的越高,當然這個是人們普遍的認識。而每個品牌在不同活動上的銷量好的價格區間是不一樣的。這個是可以不斷的在大型活動,大流量的時候測試出來的。去聚劃算上看看茵曼,初語,阿卡等這一類的女裝,一個比一個貴,一個小T恤能賣到一百多,他們的客戶可以接受這個價格,為什么他們要低了賣呢。再說庫存,我們上的大部分活動都是有時間限制的,跟風效應很明顯,每次開團一個小時過去了只有幾個下訂單的,幾十個下單的,想想即使時間再長,這個產品也很難有機會能賣出幾千件。人們去買的時候會想,為啥這個沒人喜歡呢?當然我指的是一部分客戶。我想說如果上活動,我們不用很實誠的把庫存都寫上,咱不指著活動把貨都賣了,部分產品咱們可以少上點庫存,或干脆就是輕倉的東西,給你大部分產品來點陪襯。很快庫存賣沒了,給大家限時搶的氛圍也更濃了。
5.活動包裝,產品包裝。活動都需要有個由頭,即使聚劃算,咱們也可以不干巴巴的救聚劃算,咱們可以是新品發布會,可以是開店多少周年,整個活動包裝上主要做的就是一個氛圍。限時活動,大優惠的氛圍做到了就行了。大品牌在前幾年每一次活動的時候都弄的花里胡哨的,現在大品牌做的時候大部分都是活動產品小格子,簡單明了,人家是沖著你活動便宜來的,別搞的花里胡哨,找也找不到。產品包裝上各行業各家都有自己的模板。但我想說活動頁面上其實能做的文章很多。大活動的時候,是大流量進入,你關聯營銷,推薦產品可以不做那么多讓人看著煩,但你可以做幾個方案,哪個效果不好隨時換上,我們曾經就在詳情頁的最頂部測試關聯營銷和推薦,三天活動時間換三個方案,最后發現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花型,不同的搭配帶來的結果和你之前設想的完全不一樣。這樣的測試一直都需要,平時測試為活動做準備,活動測試為平時做準備。另外其實很多客戶有習慣是把你的產品放購物車了,就忘記付款了。你在包裝產品的時候就做一個大的倒計時banner,每個時段都可以去跟換,或者干脆弄個軟件。你的客戶在看的時候就知道還有多少天結束了,還剩多少件庫存,他們可能不敢放在購物車里了,因為再不買可能就沒了,緊迫感有了。關于產品包裝上面能做的文章太多,我這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有空我單獨分享。
6.活動引流方案準備。很多時候聚劃算沒有預熱,或者預熱只有一會,效果不是太好。我們要做的是活動既然要上了,我們就需要自己做一份除了聚劃算以外可以進入的流量來。當然是為了保證活動期間效果更好啦。我自己會分這幾個方面去做:1.活動引流。2.付費引流。3.老客戶。4.店鋪本身。活動引流不指望聚劃算,這期間瘋狂報活動,免費試用,輕倉,等等,只要活動上了,官方就來了免費的流量了,你可以讓更多的客戶看到你有活動啦。付費引流無外乎是鉆展和直通車。直通車我基本上選擇店鋪推廣這一塊來做。便宜啊。老客戶上當然平時要做好維護,等真要有活動的時候通知上是非常有用的。店鋪本身只要客戶能看到的邊邊角角,任何地方都會告訴客戶活動是什么時候開始。
7.物流準備,客服自動回復,客服培訓,客服上班時間安排,關閉訂單處理,催單等。能夠決定轉化率的除了之前咱們做的工作,就是客服了。因為每一次活動不同,針對的客服的自動活動回復是不同的。我們盡量簡短的能夠給客戶解釋清楚很多客戶想問的問題,客戶看明白了就不跟你聊了。自己下單了。每一次活動的產品不一樣,一定在產品上面有詳細的培訓。或者直接做成能快速找到答案的文檔發到客服手中,提前學習。聚劃算是第一個小時開團的前十分鐘,旺旺就爆了。這十分鐘上班的客服很重要,熟練程度上要足夠,轉化率要很高的。有很多下單了不付款的過30分鐘就關閉訂單了,我們可以借助軟件提醒客戶付款,我們可以旺旺上統一聯系,也可以電話關心客戶是否遇到問題。大家不要小看這些關閉訂單,當你量大的時候關閉訂單通過努力你就能找回來幾萬塊錢。
8.活動預測。前期我們分析了別人的數據,自己的產品,上活動之前我們做了那么多工作,我們就根據流量,來預估一下銷量吧。等結束后我們把我們預估的和實際的銷量拿出來做對比,總結看我們是在哪個環節沒做到位吧。
以上是我做活動前的準備工作,只代表個人的想法。有想法的賣家可以留言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