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2014-09-12|[復制鏈接,推薦給朋友]
2
3987
嗨,各位兄弟姐妹,還記得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嗎?啊,樓主跑題了啊,好像是,這里才不講什么男孩女孩呢!我們就說說現在互聯網的大佬們,那些年,有多少大佬和阿里擦肩而過了呢!
后悔死了、失敗了、最大的錯誤了等,大佬們都是這么表示的,因為他們親眼目睹了馬云現在的成功,也能預測到阿里后來多么的輝煌,如此電商龍頭老大的位置卻拱手讓給了馬云那!
如果能預知未來多好,那么現在的電商會是怎樣的局面呢?來數數那些年錯過阿里的大佬們,看看他們是怎樣說的:
1.熊曉鴿:把阿里巴巴給漏掉了,是我們最大的失敗
熊曉鴿被稱為馬化騰、李彥宏背后的男人,卻惟獨不是馬云背后的男人。
2007年,IDG亞洲區總裁熊嘵鴿在網商大會上表示,"IDG在中國投了很多互聯網公司,包括百度、攜程等,居然就把阿里巴巴給漏掉了,所以這是我們最大的失敗。"
熊嘵鴿說,不是我不想投阿里巴巴,很早的時候我沒有碰到,我有機會投的時候又實在投不起了,我把錢全放進去也占不了百分之幾的股份。
熊曉鴿這樣向媒體表達他的遺憾:
“1999年10月,馬云私募到手第一筆天使投資500萬美元,是由高盛公司牽頭,聯合美國、亞洲、歐洲一流的基金公司共同參與的,遺憾的是在硅谷敲定的,與我無緣。在阿里巴巴的第二輪融資中,日本軟銀開始出現。從此,這個大玩家不斷支持馬云,才使得阿里巴巴能夠玩到今天的規模。”
“2000年以后,日本軟銀為首的風投組合便一直是馬云的座上客,我們IDG已經遲到了。而馬云為了增強風險投資商的信心,2005年收購雅虎中國業務,并用阿里巴巴40%股份換回10億美元現金,則徹底關閉了阿里巴巴面向我們IDG的融資大門。”
2.馬化騰:現在我悔都悔死了
作為如今的競爭對手,互聯網行業的資本獵手,馬化騰曾經也有投資阿里巴巴的機會,但他沒有珍惜。
2013年3月,在參加華夏同學會會議時,馬化騰說:"淘寶網剛辦起來時,馬云跟我談起過,當時我本有機會去投15%。一是我并不看好,再是我覺得占比太少,要投就占50%,現在我悔都悔死了。"
不過,如果當初馬化騰真的投了15%到阿里巴巴,如今中國的互聯網格局會是現在的樣子嗎?
3.馮侖:我們看走眼了
馮侖是企業家里的"哲學家",不過,他承認,他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2013年低馮侖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當年馬云找投資的時候,我們投了他的競爭對手ebay易趣,當時確實是易趣強、馬云弱,結果最后看走眼了。"
馮侖說,"做企業永遠面臨兩種選擇:追趕或轉型。如果做跟隨性的決策,那么企業家很輕松;轉型很累,并且有風險,但可能成為行業領導者。馬云當時完全也可以做個庸俗的中介公司,那叫跟隨;但是他轉型做電子商務,今天就成為領導者。"
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