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農村電商成“爆點”

 

  自古以來,農民在中國社會就扮演著一種獨特的社會角色,他們對苦難、屈辱、貧窮有著與生俱來的忍耐力。隨著時代車輪飛轉,當電子商務這一“星外來客”愛上農村,想要擁抱它的時候,就如同引爆了宇宙巨能量。有網友調侃說,農民兄弟還沒看清楚“新媳婦”的嬌美容顏,就被“電商”了,“第一次”就這樣被搶走了。

 

  業內專家說:相較于傳統電商市場的飽和狀態,農村電商市場呈現出一片空白,農民對質優價廉商品的需求日益旺盛,而受信息、信任、物流和購物習慣等諸多因素制約而未得到滿足。農村電商,這片新藍海還只開了一扇窗,未來它將持續發力。

 

  面對農村電商近10億人口的大市場,各大電商平臺從未停止過前進的步伐。2013年新農業年會上,通榆縣人民政府與1號店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農村縣域電商模式推到了風口浪尖,而即將到來的2014年新農業產業年會更將縣域電商獨立成全新話題。一年來,電商大佬們紛紛投下巨資,以各種方式向農村電商表達著愛意:這邊馬云放出豪言百億押注還未正式開干,那邊新農村電商在浙江城鄉遍地開了花,這還真有點兒打亂了馬云的節奏。

 

  據阿里巴巴研究院發布的《農村電子商務消費報告》數據顯示,過去三年,淘寶農村消費占比不斷提升,從2012年第二季度的7.11%提升到了2014年第一季度的9.11%,預測2014年全國農村網購市場規模達到1800億元,2016年有可能突破4600億元。

 

  面對如此巨大的空間,農村電商這片新藍海該如何發力市場,引爆宇宙新能量呢?業內專家說,農村電商必須要開創平臺、整合資源、打造品牌,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才能實現高速發展。

 

  借助政府力量,開創電商平臺

 

  無可厚非,淘寶在推進農村“電子夢”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重點項目“特色中國”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遂昌館是國內第一個縣級農產品館,今年年初上線。借助政府的強大支持和自身體系的巨大聚合力,“遂網”集合了當地千余家小賣家共謀發展。他們為千余家小賣家提供專業培訓服務,對上游貨源進行統一整合,并擬定采購標準,由“遂網”專業團隊進行統一運營管理,線下則按照統一包裝、統一配送、統一售后等標準化操作執行,遂昌模式更像是一個區域化的shoppingmall,他們如同服務商,售賣的是“標準化”。

 

  整合資源,傳播高品質農產品

 

  移動互聯網的今天,整合電商平臺,聚合優質農產品成為主流。這不僅能讓優質農產品走入千家萬戶,更是維護食品安全、推廣生態健康產品的好途徑。

 

  甘肅隴南市成縣電子商務的發展和縣委李書記的推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李書記因在網上頻頻叫賣家鄉的鮮核桃,而被網友尊稱為“核桃書記”。

 

  借助政府的有力支持和推動,成縣成立了電子商務協會,依托淘寶網店進行特色產品的銷售。成縣電商工作人員四處找尋優質農產品,找到一家便整合一家,即刻展開售賣,雖受規模限制,但小而靈活。同時,他們充分利用在微博、微信上推銷產品的便利,招募了年輕銷售人員。如今,成縣農村電商80%以上的銷售額來自這些免費的社會化媒體。這不僅促進了電商的發展,更推動了年輕人創業。

 

  打造農產品品牌,帶動產業群發展

 

  通榆縣和以上兩縣的最大不同是,開門見山進行品牌化運作,取了個好名字“三千禾”,并直接進駐天貓旗艦店。同樣,通榆縣也成立了縣域電子商務協會,并由專業的第三方主體進行運營。

 

  通榆縣地處大東北,不論是規模化還是集約化,都有著天然優勢,這對其品牌化運作如虎添翼,大大增加了農產品品牌的附加值。“遂網”就好像一個平臺,“通網”就是b2c,“三千禾”呈現的是商品品牌,在全程產業鏈上進行統一采購、統一包裝、統一運營、統一配送、統一售后等諸多標準化運作,展現其魅力。

 

  通榆的農產品品牌化戰略價值帶動了產業群的發展,上游產地更加集約化、規劃化和現代化,下游則帶動半成品、深加工產業及附屬產業的發展。產業發展最終受益的還是老百姓,這才是通榆縣政府獨具慧眼的地方。

 

  以上這三種農村電商發展模式并不代表其一成不變,這也需要不斷創新。同時,我們看到,發展農村電商,首先要借助政府強大公信力的支持。這種支持不僅僅是“叫賣”,更重要的是為農產品質量做信用背書。

 

  其次,農產品要賣得更高、更遠,必須實現專業的品牌化。在農村發展電子商務的核心是幫助農民增收。只有減少農產品滯銷,才能獲得更大銷量,讓農產品賣出更高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