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人都在說營銷,人人都在做營銷,到底什么樣才算是真正的營銷呢?怎樣才能才能真正的營銷高手呢?

想要成為真正厲害的營銷高手,就必須要不斷的更新補充自己的技能。


真正的營銷專家也不是生來就很厲害很牛掰的,在這中間肯定也有著很漫長的過程,同時還摻雜著很多的投入的艱辛,將這些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新手到熟手、熟手到高手、高手到專家。

我想說的事,既然你選擇了做營銷,首先就要了解營銷所追求的價值以及其核心所在。營銷的工作價值就體現在成本控制上,因為在商業領域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區別就是在于解決成本的高與低。

而成本卻是可以無限壓縮的,營銷水平的高低,恰恰就體現在成本的控制上。成本的反面就是利潤,成本壓下來就增加了利潤。再則,營銷工作是個需要不斷優化的工程,講究各項投入、產出等要素之間的最優化,不斷追求更高的效能。

可以說從新手到專家的3個階段,就是一個不斷壓縮成本、不斷優化效能的過程。

第一階段:新手到熟手,可以理解為閉著眼摸索到睜眼走路

在這個階段,營銷新手從完全的門外漢,或是那種只懂一點營銷理論和行業知識逐步發展到有一定的系統認識,知曉一些基本的規律和表面原理,并將自己的個性和以往積累(如果有的話)融入這個職業,以便為自己更好的找個定位和切入點。

在這個階段,從業所需付出的,除了汗水外,還有大量的無用功,做錯的事往往比做對的事永遠都要多得多。換句話說,新手完成工作所花費的成本是非常昂貴的。所以,很多企業在招聘的時候都要求有經驗的。但是新手們也不用氣餒,不斷的摸索再摸索,總會找出自己的一個套路的。

另外,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檢討才是。有效率的成長都是在檢討中得到的,不學會檢討就會重復犯錯誤,到時候,你的老板就吃不消了……現如今再厲害的專家,當年都是這么過來滴。

新手成為熟手的標志是,能夠控制不必要的成本付出,并且做事符合基本的效能比。當然這些東西,只有親身經歷,才可能真正把握和體會,否則,學校就可以直接培養出營銷高手甚至專家了。

其實從新手到熟手也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其中離不開一個“勤”字。

1、腿勤:勤拜訪客戶、勤跑終端;

2、手勤:主動幫上司、同事、客戶做事無論事情大小;

3、嘴勤:叫人要甜,多動嘴皮子溝通;

4、眼勤:勤觀察前輩是如何做營銷的;

5、腦勤:勤思考、勤檢討、勤總結。

從熟手到高手的標志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在熟悉并掌握業務工作的基礎上,開始能學以致用,正確且有效地運用營銷知識和規律,從而有效提升自己的工作效能,對成本的控制亦能超越一般營銷人的水平;

二是開始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初步形成獨特的觀點、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可以解決一定難度的銷售問題。高手之所以成為 高手,同樣離不開辛勤的付出,當然,付出中就少了許多無用功。

相對于專家來說,業務高手的工作目的就是順利地把貨賣出去,并且,解決問題的成本要比一般的營銷人員低。

而從熟手到高手的階段就是一個從“巧”到“優”的過程。

熟手走向高手的必修課是包括:

1、尋找個人的差異化優勢,摸索自己的東西,如操作市場的思路、管理客戶的方法等;

2、善于發現,培養市場洞察力;3.學會借鑒,在借鑒的同時升華。

從高手到專家的階段則是:正常到閉著眼跑


高手升級為專家的營銷人,相信已經學會從熟悉掌握事物的表面規律延伸到把握事物的內在規律了。并且還能找到最佳途徑,同時還能分析預知問題和困難點在哪里,可以從預防的角度解決問題,而非等問題出現再解決處理。

專家之所以成為專家,也是在經歷了大量的實踐、反復的檢討和持續的學習,才有這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換句話說,專家能夠進行創造性地工作,而相對于高手而言,專家不但能把貨順暢地賣出去,更能將大把的錢賺回來。

但是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完全靠一個人的摸索和研究是成不了專家的。專家就是一只蜜蜂,不斷地采集眾人的智慧,匯聚思想、研究案例,從中進行深層次的研究分析,提煉更有價值、具備更低成 本和更高效能比的工作方式,并形成較為成熟的思想和知識體系,使之在更大范圍內具備指導價值,用來培養熟手和高手。

從高手到專家的階段就是從“優”到“變”的過程


高手走向專家的過程是需要不斷修煉自己的高度,會換位思考,并且不斷學習,修煉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同時還要善于總結和歸納,具備創新的能力。

你覺得你是屬于哪個階段的營銷人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