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鋪轉化率太低,店主們多半都會做促銷活動來引流和提高轉化率,可有時候活動做了,也沒效果,這是什么原因呢?其實我們如果要活動可以達到預期效果,那么前期必須要有個完整的計劃,并做好市場調查數據分析。那么,一個及格的店鋪活動策劃在前期需要考慮的問題有哪些?

 

(一)活動的目的

當你在做營銷活動時,活動的目的設計要盡可能簡單明了,一個活動一個主題,若目的太多,反而會用戶覺得難度太大從而放棄參與。如一個抽獎活動,若要讓用戶先關注微信獲得活動鏈接,再點擊登錄,輸入手機號碼獲得登錄碼,再憑登錄碼登陸指定網站來抽獎。如此復雜的四步走,還要讓用戶在手機與PC端切換,這樣雖然增加微信粉絲給網站帶來的流量,但也讓活動流程變得異常復雜,從而導致客戶的流失。

 

(二)可衡量的效果

一個好的營銷活動是可以衡量的。如你的活動會增加多少粉絲,帶來多少流量,銷售了多少產品。若效果不可衡量就不能在進行中監測關鍵KPI來優化調整。粉絲量的增加或網站流量,這些效果與前期制定的目的都是相匹配的。

不過,有些容易衡量的效果也并不一定是營銷活動的目的,如發布一條產品推薦的有獎轉發活動,轉發數是最容易跟蹤的,但它不應該成為這個活動的最終效果,而流量或銷量才是。

 

(三)有限的獎品

有限的獎品,也可以說是投入。做營銷的人經常會說給我多少預算我也能做出像xx那樣效果的活動。若達到同樣的效果你花了1000萬,別人只花了500萬,這樣的營銷活動你會認為成功嗎?有限的獎品是應該被可控的,倘若不可控的話,就很容易造成風險。

 

(四)簡單的規則

一般來說,簡單的規則與營銷的目的多少息息相關,如第一點講的,目的多了之后規則自然復雜。如最早微博活動@ 5個10個人,微信朋友圈先轉發再截圖才能兌獎,這樣就會復雜很多。在一定的范圍內獎品的吸引力可以弱化復雜規則帶來的抵觸,但原本上規則要盡可能的簡單,或者能夠讓用戶在每完成一次要求都有個階段性的獎勵來刺激他。

 

(五)精神獎勵激發

若企業的營銷活動能讓消費者在參與的同時獲得精神的獎勵回饋,那么,他們就會大大忽略物質的獎勵,從而減少企業營銷投入。這也是為什么有些企業熱衷于公益營銷,做完后不能能讓自己有種優越感,也能擴大影響自發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