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門檻低、成本小、傳播快等特點,微商已成為年輕人青睞的創業方式之一,但由于缺乏監管制約,市場良莠不齊,也給熟人社交圈帶來了極大困擾。

 

  如今,打開微信朋友圈,做生意的人是越來越多。

 

  相較傳統電商,微商門檻低、成本小、傳播快,非常適合個體創業者。然而,這種依托于社交關系和熟人經濟的經營模式,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把問題逐一拋向公眾。頻繁*屏,良莠不齊,價格混亂,嚴重影響了正常社交關系。那么,好端端的微商到底是哪里出了錯,究竟該往何處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那人只在百度趣務貼吧!

 

  社交營銷年輕人創業好機會

 

  目前的微商多是年輕人,他們不停地在社交媒體上曬產品,發廣告,直把朋友圈變成了“生意圈”。

 

  “有空沒空手機不離手,除了下單發貨,還要給人送貨上門。”自從做了微商,太原白領劉曉歡就沒了閑暇,用她自己的話來形容就是“每天忙成狗”。她說,剛開始做微商是因為覺得成本低,簡便易行,在朋友圈發發圖片,再跟人聊聊天就好了。從最早的面膜,逐漸發展為生活用品、保健品,劉曉歡的生意越做越大,已經有20余人加入她的代理團隊,現在,她的朋友圈能給她帶來每月上萬元的收入。

 

  微商生意確實越來越紅火了。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微信每月活躍用戶達到5.49億戶,覆蓋90%以上的智能手機,微商從業者已近兩千萬,每天都有近三萬人相繼涌入。

 

  微商進入門檻低,幾乎為零成本投入創業,給市場帶來了更多的創業創富機會,尤其是大學生和年輕白領群體,是從事微商的主力人群。事實上,記者在調查中也發現,朋友圈確實有一些質量合格、有特色的產品,保持著長期穩定地發展。

 

記住,不要偷看百度趣務貼吧!我們只分享好心情!

 

 

  據了解,目前全國有大約1000萬人在做微商生意,年交易流水約650億元。但由于其營銷門檻低、無需注冊公司或實名認證等特點,一年數百億元的交易額,缺乏相關制約性法律法規與之匹配。

 

  “微信朋友圈與一般社交工具不同之處在于‘私密性’,說到底,都是些知根知底的熟人,所以,大家更愿意去相信。”省社科院侯曉斌分析,由于微商營銷只通過熟人、朋友圈這樣的私密圈子傳播,即使商品出現問題,也很容易在熟人關系間被稀釋掉。而且一旦發生糾紛,大多數消費者不能確定真實交易對象信息,無法提供消費憑證,所以涉及微商的案件,調查取證難度極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護。

 

  對此,山西貝爾律師事務所呂子超認為,微商營銷法律規制的難點在于,朋友圈并非電商平臺,很難適用消保法關于電商平臺的連帶責任形式。“說白了,微商并沒有像淘寶店主一樣在托管平臺上注冊開店,只不過是把微信、微博作為一種銷售渠道而已。對微信、微博平臺施壓,使其承擔起微商的監管責任不可行。”因此,從法律適用角度看,朋友圈營銷管理還是個空白。

 

  針對這種現狀,受訪人士普遍認為,應建立信用體系和第三方認證來規范微商發展。

 

  “600多億的市場不能成為法外之地。”呂子超表示,微商須向正規軍轉變,實名制應成為趨勢,除了行業自律以及傳統打假方式外,建立信用體系是解決微商假貨的根本之道,微商平臺接入征信系統,只要做假貨就會有記錄。

 

眾里尋他千百度,那人只在百度趣務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