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拼團”、“拼得多省得多”已經成為拼多多的標簽。但近期多名網友曝料,拼多多多款產品已沒有價格優勢。
通過紙巾品類的體驗發現曝料情況屬實,同類同質產品比其他電商平臺已沒有明顯價格優勢,甚至部分產品價格還偏高。這或意味著,以低價起家的拼多多已過了靠低價圈用戶的階段,未來或逐步走出價格洼地、開始追求利潤。
最近,收到了來自朋友的拼團邀請。與拼多多一貫宣傳的超低價拼團不同,朋友邀請的這款知名度不高的抽紙12包拼團價格128元,單價10.7元,而淘寶上售價16包120元,平均每包7.5元,每包比拼多多便宜3.2元。如果按618促銷活動價購買,其他電商平臺上每包紙巾價格還能再便宜1.4元。
這樣的價格定位與拼多多一貫的低價形象并不相符。
仔細對比發現,在拼多多和天貓官方店的產品介紹中,上述產品紙巾材質、工藝完全一樣,但在產品信息上略有不同——拼多多標明了產品編號,天貓上卻沒有;拼多多上紙張大小為148*185(mm),天貓上則為143*185(mm),紙張寬度相差了5毫米。
進一步對比兩個平臺上同系列的所有紙巾產品后,長庚君發現,兩個平臺上產品詳情完全一樣的紙巾拼多多拼團價更便宜;而產品詳情中拼多多上紙張寬度大5毫米的紙巾,價格比天貓高出3.2元。
比如以下這兩款組合,兩個平臺上的產品組合方式、產品型號完全一致,拼多多價格更便宜。而長庚君最開始提到的紙巾產品,拼多多拼團價比天貓日常價每包高出3.2元。
此外,知名度較高的維達、心相印品牌也存在類似問題。同樣的產品,拼多多拼團價比天貓日常價高更的案例不在少數。比如以下維達的兩款產品,前一款在拼多多平臺拼團價更高,后一款則在天貓平臺售價更高。
憑借低價拼團起家,背靠戰略投資者騰訊強大的資源優勢,拼多多僅用兩年時間就在用戶量上趕上京東。這種“瘋魔”的增速不僅給電商霸主阿里感到不安,也讓整個行業倍感壓力。
但在企業走過高速發展階段、具備規模后,無一例外將迎來盈利壓力。不難預見的是,未來不再是絕對低價的產品再拼多多上可能越來越多。
以低價起家的拼多多,有望逐漸走出價格洼地。不過,這對用戶真的是個好消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