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點多,家住杭州閑林榮錦苑的邱晨就收到了一個寧波來的電話,接通后,電話里傳來:“您好,我是菜鳥智能語音助手,您有一個快遞,方便簽收嗎?”
“幫我放在門衛(wèi)處就行了。”最近一個多月,邱晨收快遞前都能接到這樣的電話,大部分時間她會讓對方將快遞放在門衛(wèi)處,有時候也會要求送貨上門。只不過,她一直不知道,和自己通話的是個機器人。
這個機器人,就是菜鳥智能語音助手。今年雙十一,菜鳥智能語音助手將在中通、圓通、申通、韻達和天天等多家快遞公司上崗。在快遞員上門前與客戶通話,并將每個客戶的需求記錄推送給快遞員。
每天少打近3小時電話
中通快遞閑林分公司門口,快遞員季周浩將193個包裹一一掃描錄入,等他將包裹分揀放到自己的快遞三輪車上時,中通快遞APP上已經(jīng)將每個包裹的客戶需求都列了出來,是需要送貨上門還是放到驛站,或是放在保安室。
季周浩在中通快遞閑林分公司做小件員已經(jīng)2年多,每天需要派送200個左右的包裹。就在一個多月前,他還需要每次到客戶樓下時,打電話詢問客戶包裹如何派送。“如果按平均每人一分鐘計算,每天花在打電話上的時間差不多3個小時,有時候一天下來嗓子都喊啞了。”季周浩說。
一個多月前,中通快遞APP系統(tǒng)接入了菜鳥智能語音助手,網(wǎng)點負責人吳總向站內(nèi)的30多個小件員推薦了這個功能,有一半的小件員主動使用這項功能,季周浩就是其中之一。
每天早上,季周浩錄入包裹的同時,后臺系統(tǒng)的菜鳥智能語音助手就致電客戶,等到季周浩錄入、分揀、裝車的一系列工作結(jié)束的時候,200個電話早就打完并且顯示結(jié)果。“以前因為打電話溝通會有很多問題,比如一個電話打不通,我就得反復打幾次,等待時間很長,還有些客戶講方言我聽不懂,或者溝通不是特別順利的。現(xiàn)在我只要按照要求投遞快遞就行了,送件速度也更加快了。”
90后美女“機器人調(diào)教師”
季周浩說,菜鳥智能語音助手因為“講話太像真的人了”,像邱晨這樣不知道自己和機器人對話的客戶還不少,還有老客戶以為快遞員換成女生了,特地打電話來詢問他,讓他哭笑不得。
菜鳥智能語音助手曾在今年的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驚艷全場,當時一段近2分鐘的對話里,智能語音助手不但能“聽懂”普通話,還能“聽懂”方言,甚至多種場景“對話”。并且做到了關(guān)鍵信息識別及修正,在用戶長時間無反饋時主動喚起,進行對話主線保持,在跟人交互過程中能同時做到"說"和"聽",并且模仿真人的語氣、語調(diào)、語速等類人語言控制能力。
這背后將菜鳥智能語音助手調(diào)教的如此“像人”的,正是方美婷。
加入菜鳥4年,這是90后的方美婷做的最有意思的項目。
接手項目開始,方美婷的目標就是要讓智能語音助手能和人正常交流,既能聽懂人話,也能說出人話,聲音還要甜美自然,讓人根本聽不出是機器人。
這個過程頗為艱難。“光是撥通后的第一句話,我們就做了四五個版本,微調(diào)了無數(shù)版本。”方美婷解釋,電話打通后,智能語音助手說的第一句話至關(guān)重要,因為要向?qū)Ψ絺鬟f是否可以簽收快遞這個信息,是對話的第一步。
然而,在調(diào)研中,她也發(fā)現(xiàn),第一句話被打斷甚至被掛斷的頻率極高。“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客戶接電話的時候,也會說‘你好’‘喂’,但是這樣就打斷了智能語音助手的第一句話,在最初的測試版本中,被打斷后智能語音助手會重新再講一遍,客戶覺得不耐煩會再次打斷,如果智能語音助手再重復的話,電話就會被掛斷。”在經(jīng)過多次嘗試后,考慮到人們打電話的習慣,團隊在首句“你好”后,設(shè)置了一秒鐘的停頓等待時間。
那么現(xiàn)在智能語音助手能識別多少對話?“沒有詳細統(tǒng)計過,但是我們之前列過對話表格是密密麻麻好幾張紙的。”方美婷說,“調(diào)教”智能語音助手還是以“快遞簽收地址”為主的對話,比如放到門衛(wèi)、保安、傳達室、自提柜等等。
比較難的對話,如果客戶回答:“你給我放到門衛(wèi)吧,算了,還是給我放到菜鳥驛站吧。”那么,智能語音助手已經(jīng)可以識別是放在“菜鳥驛站”。
如今,智能語音助手不但越來越像人一樣和客戶聊天,還熟悉各種方言,“全國大部分的方言我們都錄入了。”方美婷說。
語音助手準確率在95%左右
雙11每天撥打100多萬個電話
從上線至今還不到半年,智能語音助手目前的召回率在85%以上,準確率在95-97%左右。“所謂召回率就是你打100通電話,可以收到85通有效信息,另外15通,可能是電話不通,可能是被掛斷。”
為了做到現(xiàn)在的準確率和召回率,方美婷和團隊除了不斷增加語音助手的對話能力,還要考慮更多環(huán)境因素。
比如智能語音助手顯示號碼的問題。“最開始,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客戶不喜歡接外地的電話,比如浙江的客戶,如果收到的號碼是廣東省的區(qū)號,一般都不會接,接了也會馬上掛斷,但是如果是省內(nèi)區(qū)號的電話,接受度就會高一點。所以目前浙江客戶接收的號碼是寧波地區(qū)的號碼。”而這種情況,在北京就會好一點,無論什么區(qū)號的電話,北京人都愿意接。而如果是座機號碼,廣東人接聽率就不高,換成手機號碼則會好很多。
未來,團隊希望可以嘗試去統(tǒng)一做標準號碼,“這主要是在技術(shù)層面去落實,因為這個號碼可能面臨在同一時段幾百萬通電話的呼出。”
季周浩原本派件的時候除了要帶上巴槍,還得帶兩臺手機,其中一臺是快遞站提供打電話的手機,現(xiàn)在他幾乎用不上這臺手機了。而方美婷團隊測算過,按照全國200萬快遞員來計算,如果都給他們省掉打電話的煩惱,每天可以節(jié)省16萬小時。
今年雙十一,菜鳥智能語音助手將接入5家快遞公司,申通、圓通、中通、天天、韻達的客戶們都可能接到智能語音助手的電話。雙11期間,這個機器人“小姐姐”每天將幫快遞員撥打100多萬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