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浙商總會年會在杭州召開,會長馬云、副會長郭廣昌等在現場發言。對于過往成績、當下環境以及未來發展,馬云如何看待?
馬云:熬過挑戰的企業才有抗體
馬云在浙商總會年會上說,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企業家可能是世界上真正把握不確定性的群體,把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很多人做企業是把機會做成災難,災難變成機會,真正看清楚,就不會悲觀或者樂觀,而是去尋找解決方案。
抱怨和躲避解決不了問題,在危機關頭,只有熬過挑戰的企業,才有抗體。
魯冠球、馮根生、沈愛琴等老一輩浙商相繼在今年辭世。馬云在演講中表示,“過去一年,我們一直都在告別,告別了浙商當中開先鋒之先,開天辟地的一些人物。在告別的時候我們在想,我們這一代浙商應該從他們身上繼承些什么?是傳說中浙商的8000億資本嗎?我想我們繼承的不是資產,而是在繼承和發揚浙商‘敢為天下先’、吃苦耐勞、創新奮斗的精神。”
他特別提到了當下的發展環境:
“我們今天所遇到的困難其實和美國企業當年所經歷的困難無法相比,和40年以前浙商面臨的改革開放剛開始的困難環境無法相比,今天幸運得多。過去的40年,浙商是在中美合作的關系發展中起來的,未來的40年,我們浙商要在新型的中美關系中,在國內經濟的轉型升級當中,找到自己新的位置。這是挑戰,也考驗我們浙商的擔當,也是浙商的自我升級迭代。這么多年來,浙商做得好,不僅是因為我們會吃苦,而是因為我們會學習,我們會應對變化。因為我們很清楚,只有變革才有我們的機會。任何變化,你把它當做災難的時候,那就越來越不順眼,當做機會的時候就越看越有意思。在危機關頭,能夠熬過困難,熬過挑戰的企業才有抗體。總是抱怨自己沒有遇上好的年代,這樣的人永遠不可能遇上更好的時代。”
“經過這一輪的洗禮,能夠活下來的企業,活下來的浙商,肯定已經不是過去的浙商,一定是未來的浙商。”馬云說,浙商要超越商人,告別野蠻生長的市場,“今天社會進步,商人不能有錢就要干,而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要從商人走向企業家,以國家利益為重,以社會利益為重,以未來為重。相信大家一起相信未來,看見未來,擁有未來”,希望浙商要依靠家國情懷、責任感和價值取向而聞名世界。
在會上,談到“風口論”時馬云說,當一個還沒有成立幾天的小公司,就憑著幾個故事、幾個員工得到了幾十億美金的估值,什么都沒有,還嫌少的時候,我們就進入了跨度期,要提前做準備;當一個企業拿自己公司80%的資產質押出去,拿錢去做與自己主業不一樣的東西的時候,就要想到問題已經開始了。很少有企業能夠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因為很多人永遠相信“賭博”,永遠相信all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