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一早,就傳來了拼多多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布后續發行(Follow-On Offering)計劃的消息,同時披露了2018年部分運營數據。招股書預計,本次新股發行將融資逾10億美金。
又添10億美金
拼多多方面表示,本次募集所得將主要投入涉及“農產品上行”與“新品牌計劃”等新商業基礎設施,以及部分技術研發費用。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銀美林、中金、華興資本將擔任此次后續發行主承銷商和聯席賬簿管理人。
值得一提的是,公告顯示,拼多多創始團隊、管理層及員工將繼續履行此前“三年鎖定”承諾,不在此次售股名單。這次融資拼多多本該在1月份就完成,由于特朗普政府長達35天的停擺,才拖到了現在。
上市后的拼多多并不是一帆風順。去年11月,拼多多APP因技術原因遭遇大規模下架;1月20日,拼多多由于優惠券漏洞被大量網友集體薅羊毛,股價也因此如同過山車一樣波動。
對于拼多多來說,目前最重要的依然是“轉型”。作為一直被黑的拼多多,雖然用戶數量和訂單數量都很不錯,但是口碑依然是拼多多想要樹立的。本次募集的10億美元,也正是用于這個用途。
拼多多去年(2018)財報數據
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12個月期間,拼多多平臺GMV達471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412億元增長233.99%。
拼多多移動平臺總訂單數達111億筆,較去年同期的43億筆同比增長158.14%。平臺日均訂單量從2017年的1180萬筆/日上漲至2018年的3040萬筆/日。
公告同時披露,截至2018年底,拼多多平臺活躍商戶數量達360萬。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12個月,拼多多平臺活躍買家數達4.185億,較去年同期的2.448億增1.737億。
而在2018年第四季度,平臺移動客戶端月活用戶數達2.73億,較去年同期的1.41億增長1.32億。
在買家年度平均消費額方面,2018年,拼多多平臺活躍買家年度平均消費額為1126.9元,較去年同期的576.9元實現翻倍增長;平臺活躍買家年平均訂單達26.56筆,較去年同期17.55筆同比增長51%。
拼多多還在公告中發布了《2018拼多多消費者權益保護年報》。該數據顯示,2018全年,拼多多主動關閉超過6萬家涉嫌違法違規店鋪,下架近4500萬件違規商品,前置攔截近三千萬條侵權及違規鏈接。
2月5日,拼多多盤中漲至31.18美元,市值一度超過345億美元。自2018年11月20日Q3財報發布以來,公司股價累計漲幅超過40%。
拼多多的轉型之路
從財報我們可以看出,拼多多依然在為了商品質量努力。拼多多似乎并不想繼續做原來那個拼多多了,不管是對用戶的定位還是對自己的定位,都在慢慢向主流電商平臺靠攏。
和當初淘寶孵化天貓的路線類似,想要直接擺脫山寨的標簽,需要依靠品牌化。去年7月,拼多多上線了“品牌館”板塊,入口就放在拼多多首頁的正中位置。
丁磊作為拼多多創始人黃錚的好朋友,其創辦的網易嚴選的成功正在被借鑒。拼多多除了借助一些現有品牌作為背書,另外還拉起了“新品牌計劃”的大旗。在這個計劃中,拼多多也開始講起了C2M的故事:盯上了那些有強大供應鏈和生產能力但是沒有建立自我品牌以及缺乏營銷能力的代工廠。據拼多多方面給出的進展:截至1月9日,已收到超過1300家工廠或企業遞交的合作申請。
拼多多的flag
伴隨著“新品牌計劃”,一同而來的,便是拼多多要“改造傳統供應鏈”。
對于改造傳統供應鏈,拼多多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通過去中心化的流量分發機制,降低傳統電商的流量以及商家的經營成本;通過精簡流通環節,拼多多大幅降低層層分銷所產生的成本,并通過產地直發、工廠直供的方式,避免流通環節資源的無謂損耗。
這是拼多多一直以來給自己定下的長期定位,但是,這種改造會使拼多多在量與質之間進行取舍。拼多多作為一家擅長營銷的公司,絕對不舍得拋棄原有的流量和用戶。而拼多多原有的用戶,則不會喜歡拼多多的這種“升級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