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紅書旗下的小程序電商小紅店開始內測
小紅書旗下社交電商平臺小紅店已正式開始內測,商城內每日會上新3-5款商品,在上午10點開始搶購。
根據小紅店的小程序資料介紹,該小程序隸屬于寧智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2019年2月28日注冊了“小紅店 懂你的店”小程序商城名稱。
天眼查資料顯示,這家名為寧智信息的公司在2019年1月29號剛剛注冊,股東為小紅書兩位創始人毛文超和瞿芳,兩人分別持股80%和20%,此前曾負責小紅書社區電商業務的徐寧擔任執行董事。(來源:億歐網)
2、入股申通 阿里親自控場“劍指”自營物流模式
阿里希望繼續把自己物流方面的資源做實,以對抗京東長期以來建立的自營物流優勢。3月11日,申通快遞發布公告稱,阿里巴巴將投資46.6億元入股申通快遞股份有限公司。實際上,阿里在物流領域越來越重的布局,也許說明它正在重新考慮一貫的“只搭臺不唱戲”的戰略今天是否仍舊行得通。業內人士分析稱,快遞公司的下一波紅利才剛剛開始,中國物流市場巨大,需企業共同在智能化、全球化方面加大投入。(來源:北京商報)
3、軟銀CEO孫正義訪談:每個月都會跟馬云見面聊天
據外媒報道,近日美國全球性財經有線電視衛星新聞臺CNBC的記者大衛-費伯(David Faber)對軟銀首席執行官孫正義(Masayoshi Son)進行了獨家采訪。在訪談中,孫正義談到了與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的親密關系,并表示他每個月都會跟馬云見面聊天。(來源:騰訊科技)
4、美團點評年度財報:摩拜單車虧損45.50億元
3月11日晚,美團點評(以下簡稱“美團”)發布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年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2018年,美團新業務及其他收入實現112.4億元,較2017年的20.4億元增長450.3%。受收購摩拜、發展出行等新業務持續投入的影響,美團2018年在排除優先股等特殊會計處理后,經調整的虧損凈額為85.2億元。財報顯示,自2018年4月4日起由摩拜貢獻的計入綜合收益表的收入為15.07億元,同期摩拜也帶來了45.50億元的虧損。(來源:億邦動力網)
5、攜程為何又被質疑“大數據殺熟”?
“取消訂單二次搜索顯示無票、官方App比攜程價格便宜!”隨著用戶陳先生的微博爆料,攜程又一次被推上了“大數據殺熟”的風口浪尖。昨天攜程回應,平臺并沒有大數據殺熟,歡迎監督。(來源:北京青年報)
6、阿里入股大潤發母公司后,第一張成績單來了
3月4日,大潤發和歐尚母公司、在香港上市的高鑫零售,公布了2018年財務報告。這也是高鑫零售接受阿里入股一個完整財年之后,交出的第一張成績單,也因此受到格外關注。
不過,外界的目光似乎過多地聚焦于營收、利潤等財務指標的短期波動,而忽視了這家公司正在發生的結構性變化——戰略、業務和組織能力升級,而這恰恰是其長期價值的來源。
比如,2018年,高鑫零售凈增加23家門店,員工數量反而下降了4500余人——從2017年的147693名員工,下降到2018年的143143名員工。每家門店減少10人的情況下,大潤發的線下團隊還肩負著盒馬鮮生、盒小馬的開店任務,由此可見,過去一年高鑫零售的運營效率的提升。(來源:天下網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