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網紅李子柒復工了。
她發布了一條關于藍印花布的視頻,總長16分鐘,前后拍攝一年。
而這距離她上一次更新視頻已經足足隔了兩個月。
此番復工,李子柒或許是“被迫營業”。
網紅盡管收入高,YouTube博主諸如李子柒年入數千萬元,但競爭也異常激烈。大家爭分奪秒,卯足了勁兒往前沖。不更新視頻,無異于將此前打下的江山拱手讓人。
就在李子柒停更的兩個月里,YouTube上的一位中國網紅扶搖直上,多項數據超越李子柒。
一切表明,要么高速前進,要么被后來者超越。
李子柒危險了?
這位網紅名叫“滇西小哥”。
現在,她正快速逼近李子柒。
盡管視頻質量高,但李子柒視頻更新慢,因此在YouTube網紅營銷服務平臺NoxInfluencer的總評分也低,僅為2.96分。而視頻更新快、質量也較高的滇西小哥,卻達到了4.88的高分。
截止3月23日,滇西小哥總粉絲444萬,粉絲增速1.6%,高于李子柒的1.3%。在停止更新的兩個月里,李子柒有幾天是粉絲零增速。
目前,滇西小哥的平均觀看量616.91萬,漲幅為2.3%;李子柒的平均觀看量是1295.21萬,漲幅為-0.3%。一增一減,滇西小哥完勝。
另一個數據是,在李子柒視頻停更的兩個月里,滇西小哥的視頻總瀏覽量從8億次漲到了9億次,直接上了一個臺階,與李子柒12億次總瀏覽量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滇西小哥究竟是誰?
滇西小哥雖稱小哥,實際是一位姑娘。姑娘本名董梅華,1990年生于云南保山。
公開資料顯示,董梅華曾就讀于四川警察學院。上學期間,她參與了映秀泥石流的救援,也參與了公交車自燃的救援,榮立“個人二等功”。
之后,她進入了一家互聯網創業公司。
2016年,為了照顧生病的父親,董梅華回到云南老家。起先,她做電商銷售土特產,但生意并沒有起色。
正逢短視頻起航,她想到了拍攝短視頻,展示云南的美食美景,也展示保山的風土人情。
她為自己起名“滇西小哥”,“滇西”代表所處的地方,“小哥”則代表自己豪爽的個性。
滇西小哥的視頻不長,通常是五分鐘。在這五分鐘里,她穿著樸素的衣服,走在田間地頭,采集各種原材料,烹飪各色美食。毛豆腐、豬油渣、吹豬肝,每一道菜都驚艷了YouTube上的各國粉絲。
吸引粉絲的除了菜肴,還有溫情。
滇西小哥的視頻結尾通常是這樣的畫面:日暮時分,她和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家常菜,嘮著家常話,溫馨感溢滿了屏幕。
目前,她已在YouTube上發布了164個視頻,單個視頻平均播放量超600萬次。
YouTube坐擁千萬廣告分成
在YouTube上,除了李子柒和滇西小哥,還活躍著眾多中國網紅,他們是這場注意力經濟的佼佼者。
目前,抖音和微博月活超5億,快手月活超4億,而YouTube月活則達到了20億,成為網紅們獲取流量增長的必須項。而且,相比陷入流量板結的抖音快手,YouTube的商業變現更為低門檻和輕量化。
一般而言,網紅變現方法有二,一為廣告,一為電商。
廣告接單有兩個難點。
首先,會在視頻中植入相關元素,破壞一定調性,因此網紅接單較為謹慎。其次,抖音、快手等平臺不允許網紅私自接單。
電商變現更直接更有效,但并非每個網紅都適合,而且需要MCN機構的包裝和運營。不論是“老高與小茉”還是“宇哥講電影”,雖然在YouTube上流量不俗,都難以進行電商化。
而YouTube的收入模式是,博主在片頭或者片中加入平臺的貼片廣告便可分得55%的廣告分成。
NoxInfluencer數據顯示,李子柒每月廣告收入在37.8萬美元至75.9萬美元之間,取中間數年入約682萬美元,即4774萬元。滇西小哥月廣告分成46.5萬美元,年入558萬美元,即3906萬元。
將視頻同步YouTube個人頻道便可坐擁數千萬元的分成,何樂而不為?
她們憑什么走紅YouTube?
YouTube上排名前十的中國網紅,有五位主打美食。
李子柒和滇西小哥的美食視頻更像“默片”,畫面為主,對話極少。
這意味著聽不懂中文的人,也能看懂視頻。突破語言障礙,打破地理限制,也就為獲得全球粉絲奠定了基礎。
降低視頻欣賞門檻之外,美食和默片還有一個優點——更安全。
YouTube上的粉絲們國籍不同,文化不同。美食題材和以畫面為主的視頻,更不容易踩進雷區。反面例子是,最近回形針團隊在YouTube上分享的視頻就惹起了極大的爭議。
而要成為頂級網紅,更核心的引爆點在于戳中人們的“軟肋”。
時代匆匆,每個人都渴望擁有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李子柒和滇西小哥,一個在川,一個在滇,躬耕田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就是理想的生活。如果不能擁有,欣賞也是一種幸福。
此外,對外國粉絲而言,李子柒染布釀酒,滇西小哥熬豬油炸豆腐,都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她們提供了一個管窺中國的窗口,從這里看見的中國,更真實也更美妙。
網紅背后的推手
網紅們也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幾乎每位頂級網紅背后都站著一家機構。
李子柒背后是微念科技,雙方合作始于2016年。
滇西小哥背后是由papi醬主導成立的papitube,雙方合作始于2017年。
對于網紅來說,MCN機構負責日常運營,搭建電商渠道,也能在出海的路上給予助力。
面對全球受眾,視頻內容需要恰當表達以免引起爭議。不久前,YouTube不少博主就投訴多條與“新冠肺炎”相關的影片被“黃標”,即無法賺取流量分成。
業內人士分析,YouTube母公司谷歌一直避免廣告主投放虛假廣告,避免在可能引發侵權和爭議的視頻里投放廣告,而“新冠肺炎”相關的視頻或許存在風險,因此被“黃標”。
這個例子表明,出海有雷區,需要摸準平臺規則,而這正是MCN機構的優勢所在。
洋蔥集團董事長聶陽德就曾表示,一直致力于幫助網紅出海,花了幾年時間從國外買回了很多經驗,譬如早年在海外推出網紅視頻時,曾因背景音樂和其他視頻素材不當使用而被侵權起訴。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網紅產業依然會高速發展,MCN機構將達28000家。不少網紅及其背后的機構都會將“出海”作為標配,在海外爆紅后“出口轉內銷”。
下一波世界級的中國網紅,或許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