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小編在些電商論壇玩和網商朋友交流電商管理中發現,很多電商公司,對員工很是頭痛,上班混日子的,不聽領導按排的,老板在與不在完全二個樣的。想想曾經,我們也遇到類似一模一樣的問題,員工動不動來提離職,但是又要哄著員工留下來,并且一次次的加薪,但工作成績和效率卻每況愈下,公司壓力都在老板一個人身上,員工卻天天開心的不得了,其實這已經是管理上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并且很多電商企業,老板都是80后90后,跟本也不懂得管理,于是我就想分享一下,我們是怎么樣從那種雞飛狗跳的員工管理中走出來,現在我們公司一個個像狼一樣,團織一致,向著目標,沖鋒陷陣!在也沒有了以前的那種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情景,這里還是要談一下管理。
我在網上看到了馬云2011年8月在飛機上寫給員工的一封信,在信中提到“您可以有不同的觀點和意見,我們一定會認真傾聽,但不一定會按你說的做,也不一定會給你好臉色,因為我們也是人,我們也會生氣……”同時告誡入職未滿一年的員工“千萬別給我寫有關阿里巴巴發展戰略報告”。
馬云為什么會發這樣的信,肯定是因為新員工,天天抱怨,天天不聽話,所以馬云發彪了,他很清楚的告訴新員工,別給我那么多廢話,公司是請你來做事情的,不是請你來發牢騷的,不然就走人。我們在冶理公司的過程中,也有類似的經歷,當時也是痛下狠手,將意見太多的人,請出了公司,并且我們也做出了基層崗位只要聽話的員工,不要意見很多的員工,在招聘時做出了年齡上的限制,比如說,基層員工年齡不超過25歲。原因很簡單,年齡太大的人,又沒做上管理層的,一般都不好管理。所以也提醒了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畢業生,你的基層工作時間很短,只有2-3年,如果在這2-3年中,你不努力做上管理層,那么3年后,你再找工作,很多公司是不會要你的。如果你想明白這點,你就掂量下自己還有多少日子可以混了!
馬云在信中提到“來公司三年內,請認真按:看,信,思考,行動和分享五個步驟。”
1丶看。 來公司先看,少發言。。觀察一切你感興趣的人和事。從看和觀察中學習了解阿里。當然最好帶欣賞和好奇的態度去看,因為畢竟你是因為欣賞和好奇來這公司的。
(說說我們公司吧,我們公司在新員工入職的時候,就開始培訓公司價值觀,培訓老師就是各部門的主管,在培訓過程中,就一直在觀察每個員工,如果覺得不適合的,就會淘汰掉)
2丶信。 問自己信不信這家公司的人,使命,價值觀。。信不信他的未來。假如不信,選擇離開,離開不適合自己的公司是對自己和別人最負責的態度。最討厭是留在公司拿著錢占著位,毫無建樹并天天抱怨并不相信這公司的人。信不信公司是否是真的做的和說的一樣,是否真的在努力實施公司承諾的。當然也要判斷個別和群體。
3丶思考。假如信了,留下了就仔細想想自己可以為實現這公司的理想和使命做些啥。思考自己留在這個公司里,團隊和工作有我和沒有我,有啥區別?我到底該如何做好一個優秀的員工先?我們欣賞想當將軍的士兵,但我堅信一個當不好士兵的人很難成為優秀的將軍。
4丶行動。 這是最難的。懂道理的人很多,但能堅持按道理辦事的人太少。行動是真正說明思想的。阿里的工作是單調乏味重復的,因為我們應該把新鮮快樂刺激留給客戶們。行動也是要有結果的。我們是為努力鼓掌,但為結果付費的公司。
5丶分享。 經過看,信,思考和行動后,您的觀點才真正珍貴,必須和新來的和以前的同事分享。。。今天很多同事來了沒有幾天就開始指責和批判一切。。。呵呵。。你覺得我們會喜歡嗎?我是肯定不喜歡的,因為我們不是請你來批判,我們是請你來完善。。當然批判領導,批判制度和批判體制是永遠站得住腳的,也是在今天社會里最能贏得喝彩掌聲的。令人遺憾的是往往絕大部分滿意者不會站出來說,而批判者往往譽滿天下,也許這也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是壞事多。有些發泄性的批判,除了讓人不高興外,其他意義不大。我們期待的是分享性批判。
上面的每一條,老板都要看看并且理解,如果一個員工,業務能力很強,很有才華,只要不聽話,至少在我們公司是呆不下去的。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一套KPI考核,客服,美工,運營,我們都有KPI考核,如果考核結果幾次都最后一名的,也是要被淘汰掉的,馬云說過,對員工不嚴格,就是害了他們。更多電商業內資訊請關注甩手我那個www.qdxinzh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