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今天實在是再好不過的日子,陽光正好,時間也不早不晚,和西方的情人節也遇到了一起,按照邏輯不少景點準備迎來較大人潮,應該也有不少人涌向民政局,拿到“合法行駛”的紅本本。
陳年應該也松了口氣,他也拿到了一個“紅本本”。在情人節前,“老基友”雷軍伸出了援手,2月11日,凡客對外宣布了這一“喜訊”—完成第七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1億美元。
但正如領取“紅本本”一樣,這一次的陳年,卻沒有向外界披露“婚前財產公證”,這1億美元將占取多少股權?這1億美元將投向何方?作何用場?……
“我是凡客”的陳年干了件不凡的事情,他再一次成功地救下了凡客,解決了“剩女”的大問題。
但剩女的更多問題,比如已經是大齡產婦問題,比如秉性問題,再比如夫妻和諧問題……
這個新家,需要凡客重新去面對,當然也需要陳年想得徹底,干得深入。
平臺還是品牌?
在婚禮上,陳年當然得慷慨陳辭,“新一輪融資成功,說明業界對凡客、對互聯網服裝品牌具有堅定信心,也是對凡客2014年回歸初心、專注產品戰略的肯定。”
這讓人想起一句老話,“兩個新人,一對舊物”。
陳年重回產品戰略,轉回品牌電商的思路可謂“老調重談”,從品牌電商起家,到V+的慘敗再到重回品牌戰略,陳年轉了一圈,一路左轉,發現重新回到了起點。
但在這一路左轉的背后,是凡客去年接近30%的裁員,公司也搬到了亦莊,去年十月還來了一場差點傷筋動骨的“供應商公開討債”風波。
“浪子回頭。”多位圈內大佬談及陳年時不免以此做結,能夠在這樣的時候,再進行一輪融資,這說明了陳年的非同凡響,凡客不凡!
1969年出生的陳年,先后倒賣過鋼材,建材,后來又投身文藝,做過《書評周刊》的主編;再之后與雷軍一起創辦卓越網并將之成功賣給了亞馬遜(7500萬美元);然后短暫創辦了我有網(非后來的我有網);2007年10月,繼PPG之后創立VANCL品牌,開始網售T裇襯衫等自有品牌。
折騰中的陳年,不容易;折騰中的凡客,談不上不幸,但也談不上大成。
7年抗戰,此次“婚慶”可以做結。“凡客再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了,成不成要看接下來能否東山再起,再造凡客了!”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如是說。
這樁婚事,去年10月后就開始在圈內流傳,“雷軍給陳年上課”,“投不投還未最終決定”等聲音起伏不斷,而此時的凡客,已陷入資金鏈嚴重緊張,去年10月爆發的供應商公開追債危機更是雪上加霜,凡客一時人心忡忡,大廈欲傾。
人心思亂,凡客大量員工出走。就連公關部的總監亦是去了京東金融,公關主力亦是被易迅、世紀佳緣等企業瓜分。
禍起蕭墻,凡客之亂起于自身。
如同國內B2C領域一樣,凡客以先發優勢及PPG模式迅速叫響了品牌,獲得了廣泛流量及銷售先機,一時無二。
但富貴不能淫。凡客很快與龐大的B2C大軍一樣,開始膨脹,擴張品類,搞V+開放平臺,搞如風達物流;進而出現的是國內電商領域最多副總裁的一家公司,人員擴張,成本急增,銷售增速趨緩,凡客未富先老。
V+在砸進去2個多億后草草收兵,擴大的品類迎來了倉庫壓倉,擴張的物流利用率降低,公司人員流水一般更換,“真做假時假亦真”,大觀園最后都需要王熙鳳查查家中資金,凡客賬上資金不多了。
紅樓一夢,夢醒驚心。一邊是規模,一邊是資本,何去何從?
在急速擴張過后帶來的是緊急剎車。剎車過猛,總有一些人鼻青臉腫。
但在V+失敗之后,凡客去年再度改變了單一做凡客品牌的策略,引進第三方品牌,試圖做“自有品牌+唯品會”的特賣模式,并對公司架構進行了大調整。
但現實的成績又是殘酷的,轉型并沒有帶來巨大的銷量,帶來的只有大量的庫存。
這引發了10月事件。凡客史上最殘酷的早冬,就這樣來了。
經過小米董事長領軍投資的“雪中送炭”,抑或是與老基友雷軍的徹夜長談,也許此番已婚凡客應該有了明確的路線,即重回品牌電商思路。
但再回頭,離開還有三尺三嘛?
難!凡客還有一個重要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凡客的“屌絲品牌”如何升級的問題。
“屌絲”標簽
盡管蒼老師來中國,陳年不好意思一把摟住,讓別人搶了先機,但陳年一旦上手,那就是一個熊抱啊!
凡客用力還是很猛的。
不管是凡客最初的廣告投放,打響 VANCL品牌,還是在價格上“29元T恤”的引爆,凡客曾一度成為中國B2C電商主力,與京東并駕齊驅。
夕陽無限好,京東一騎絕塵。
從韓寒、王珞丹“凡客體”,到黃曉明“挺住體”,再到李宇春“生于1984”……凡客的文藝范營銷聞名業界。這些配合重金廣告及高性價比的產品,凡客形成了極其廣泛的品牌認知,網站流量亦飛速發展。
但福兮禍所伏。凡客的品牌是什么樣的品牌?它的品牌認知是什么樣的認知?
和阿呆聊過的多位學子認為,凡客的產品是不錯,但它就是一個屌絲品牌,上學時穿還OK,但畢業了似乎就不再去凡客買衣服了。
一間工廠打工的工人說,還是會經常去買凡客的衣服的,但過年了,也會去淘寶買幾件好的衣服。
這是什么樣的一個品牌?不用多廢話了吧。這就是為何此次東莞出事,為何有人說,“電商中凡客損失最重”的原因了。
東莞的妹子們大多比較有情趣,所以情趣內衣就比較多,而這些情趣內衣從哪里來?據說,凡客就是主力的供應商。
原因何在?有設計,低價格。
這頗符合東莞需求,但這個需求并不是廣泛需求。低價格形成的品牌屌絲化是陳年之痛。
客單價的低下不僅意味著銷售毛利的低下,平均成本的增加,更意味著其轉化性的難題。
這正如當年京東與當當的傻大黑粗之戰。當當進軍3C電器,京東劉強東說,“我賣電器可以免費送書,我躺著就能把你打趴下”。
事實如此,在當當網購買用戶中最主力的是學生與知識分子群體,但也是客單價問題,在實際銷售與劉強東恐嚇之下,當當草草收兵。
而為何騰訊收購至今虧損的易迅來打B2C戰爭?無它,高客單價之優質用戶,一個平時動輒萬元、數千元采購的用戶,基本有家、有房、有消費能力,這樣的用戶,上可轉奢侈品,下可轉凡客品,無往不利。
京東同理,印象中京東客單價是5、600元,而易迅為了擴大用戶,客單價目前已降到了280元。
而凡客,客單價多少?對外宣傳口徑是200多,但阿呆請大伙試想一下,有無這個可能?
70塊可買兩件襯衫,光靠100多的羽絨服憶、羽絨被等品類,價格提不上來。
長期的價格定位培養了自身的品牌區間,更劃分了前來網站購物人群的經濟屬性。而轉型平臺以后,客單價的高低往往決定了主力用戶群擁有的購買能力。
去屌絲化
這就是超低客單價導致的品牌“屌絲化”。29元T恤的確引爆銷售業績,但這樣低價位,卻是造成品牌“硬傷”的根本。
凡客之所以會向小米學習,除了雷軍和陳年多年的兄弟情義外,更多的是凡客品牌和小米品牌定位的相似性。
小米主打的手機和凡客主打的服裝,在各自的品類中價格并不高。中低端的價格是對市場形成沖擊的一個重要因素,但與之相對應的是,毛利也不會特別高。
毛利不高則要看能跑到什么樣的規模。手機這一3C標準品類,還能作為移動互聯網的入口,依靠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軟體增值服務進一步盈利。關于這一點,服裝的盈利方式并不能簡單照搬。
凡客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模仿小米的路數,在產品設計、原料選擇等整個生產供應鏈的效率方面進行改進。
在不斷向小米學習的過程中,凡客將此前的19大品類縮減到T恤丶襯衫丶褲裝丶帆布鞋丶超輕薄羽絨服丶POLO衫等有限的7、8個品類。
如此一來,庫存危機將會大幅度減小。
今年1月,凡客推出的羽絨被在核心質量數據上遠遠超過同類產品。在前后三輪的專場搶購中,商品均在5小時內宣告售罄,呈現“一被難求”的局面。
痛定思痛之后的動作是清晰的:重回品牌電商,開做極致單品。
融資也可謂雪中送炭,但這或許又是新的開始。凡客之路有其優勢,但如果不能做到去屌絲化,恐怕已45歲的陳年仍然不能像更多的創業家那樣閑下來,凡客也難說是否又進入一個輪回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