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臺低價
要說到最近跨境電商圈中最火的話題,莫過于亞馬遜Prime Day了。為了搶奪這些流量,拼多多Temu放出低價大招。
日前,拼多多Temu推出了“Temu Week”大促,以主打當季最大的促銷作為口號。打開Temu官網首頁,可以看到滿屏都是大促標簽、免運費倒計時,商品價格低至0.99美金。
(圖源:Temu官網)
此前有賣家表示Temu在競爭上只有輕小產品占優勢,其他類目和亞馬遜對比有著一定差距。但這次Temu的促銷基本覆蓋全品類,從家居、汽配、母嬰到戶外等,Temu全部以低至1折的價格出售,戶外生活的產品最低價格甚至僅需0.05美金。
伴隨著巨大折扣商品的吸引,眾多消費者為之瘋狂。比如,一個獲得熱門推薦的耳機店鋪銷售量超過10萬單。在社媒平臺上,還有著一系列“1美元在Temu上能買多少產品”以及大量Temu包裹曬單的視頻。
Temu這樣極致低價的打法對消費者來說固然管用,但這給賣家卻帶來了不少壓力。在大促開始前,有賣家曾吐槽過,Temu對其上架產品的申報價格打了2折,一個在1688上最低價60元的產品卻被要求按11元供貨。
而這一賣家的情況并不是個例,還有賣家表示,其原申報價為8元,平臺建議調整的申報價格為5.65元。賣家從供應商處拿貨,Temu再將供貨價砍到逼近其拿貨價,賣家的利潤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在極致壓價的政策下,平臺和消費者獲益,賣家叫苦不堪。
二、亞馬遜出招
除了要面對自身平臺的壓價外,拼多多Temu賣家還要遭受到其他平臺賣家的攻擊,這使他們的處境更是雪上加霜。
最近有賣家提出從Temu上白嫖的新打法,也就是從Temu上采購商品做貨源,在到達海外倉庫后再申請僅退款,然后重新將這些商品貼標入亞馬遜倉庫,實現零成本買賣。
令人意外的是,盡管這樣的做法對Temu賣家有些殘忍,但不少賣家對此持支持態度。有賣家表示,“叫我海外倉的朋友去試一試”、“本土跟賣美滋滋,賺差價就可以了”……實際上,Temu種種低價策略早已讓其他平臺賣家心生不滿,更何況是這次Prime Day搶奪流量。
在不正常的內卷模式下,受傷的賣家比比皆是,連其他電商平臺也要被迫陷入這場流量與價格的爭奪中。比如,在亞馬遜平臺上銷售的某無商標產品售價69美元,但Temu上同樣的商品價格卻降了近4倍。還有賣家將亞馬遜上的商品圖用在Temu上,且銷量比原賣家更好。
為了提高自身競爭優勢,前段時間亞馬遜推出了折扣補貼計劃,不少商品被自動掛上20%的折扣碼,且這一計劃不會收取賣家任何費用,是實打實的官方補貼。
此外,亞馬遜還宣布從今年8月29日起將對價格低于10美元的所有商品推出較低的FBA費率,并取消輕小商品計劃。在新的費率下,賣家能享受到低價商品的較低費用,不必再支付假日高峰配送費用。
(圖源:亞馬遜官方公告)
可以看到,亞馬遜為應對Temu極致低價的打法招式百出。對于Temu賣家來說,無論是自身平臺修改規則,還是其他平臺不斷施壓,賣家都是最大受害者。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下,賣家還需將風險均攤開來,避免多次受到意外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