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最新消息稱:2014年7月1日起將禁止返利類淘寶客(包括阿里旗下的一淘)向用戶提供淘寶平臺商品鏈接、店鋪鏈接、店鋪名稱及掌柜旺旺名的搜索服務功能。這意味著繼京東、當當、亞馬遜、1號店之后,電商業已全面停止返利搜索這一服務,原因就在于返利搜索干擾了正常的購物秩序。
據介紹,返利網站是依托電商的發展起來的一種模式,用戶通過返利網站購物,返利網站可獲取賣家對該商品的推廣傭金,并將傭金中的一部分返還給用戶。這種模式本身是讓商家和消費者實現了雙贏,但由于返利搜索存在,很多賣家反映,用戶現在往往是在他們店鋪瀏覽后,然后再將寶貝或店鋪鏈接復制到返利站獲取返利,而不是正常的通過返利站先吸引用戶過來。
“我們希望通過推廣傭金去激勵返利網站吸引新用戶,而不是那些已經到店鋪的現成用戶身上。”一位戴姓的淘寶大賣家向記者抱怨,他們在返利站上花費了很高的推廣成本,但并沒有帶來想象中的新客戶,長此以往,他們將會對返利推廣失去信心。
賣家“清風鍋”也表示,“那種返利并不能帶來流量。都是買家在淘寶看好了商品然后再去返利網查詢下單返利。這本身就違背了花錢買流量原則。變成了把免費流量收費了。”
事實上,淘寶賣家如此,其他電商平臺也面臨同樣困惑。京東、當當等國內電商網站之前就已關閉返利搜索服務,就是為了避免用戶到了京東想下單時,卻發現返利站搜索該商品還可以更便宜。難怪劉強東就曾直言:“返利網站對我來說沒有任何價值。”
其實,這已不是返利網站第一次遭遇挑戰。由于搭建返利網站的門檻很低,國內返利網站很多都是個人搭建的空殼網站,返利難以兌現,回報率縮水等惡意欺詐消費者的事件一直層出不窮。
去年7月,國家工商總局公布《九類典型網絡商品交易違法行為》中指出,返利網利用格式合同做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侵害消費者權益。
面對國內電商停止對返利搜索的支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國內大型返利網站負責人告訴筆者,大的政策下,想完全做一個純工具模式已不太可能,停止返利搜索對返利網站是一次規范和洗牌。“那些毫無技術含量、單純賺取傭金差價無法為用戶帶來更多價值的返利站將被淘汰,而他們已和51返利等一起很早就開始布局導購+返利的新模式,不僅可以擴展返利網多樣性,也可以滿足用戶選購商品的各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