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已經是以天貓為主會場的第六個雙十一了,今年的天貓雙十一更是趕上了阿里巴巴上市后的第一個雙十一,大牌加盟、移動化、全球同樂的多元化玩法,讓這個“雙十一”變得更為洋氣。阿里巴巴杭州辦公區熬夜加班加點的工作人員,證明著公司對今年的“雙十一”有多看重。11月11日不到13時,就突破了去年350億元的成交紀錄,最終更是創下571億元的新紀錄。盡管電商同行拉長了“雙十一”戰線,但最終還是成了阿里巴巴的陪襯。沒有企業主動公布具體銷售數字,顯示了“雙十一”是天貓的地盤。
11月11日只代表成交,對電商經營者而言,這僅是整個生態鏈的一環。各項數據的整理、各家品牌商資料的匯總仍然讓阿里巴巴成為被關注的對象。但與處在緊繃狀態的“雙十一”相比,阿里巴巴還是暫時低調了一些。不過這只是暴風雨前的寂靜。在這個高峰過后不久,下個月的“雙十二”就將迎來新一輪小高峰。去年11月下旬,阿里巴巴為當年的“雙十二”進行了大規模預熱。近期,已經有不少電商也以“雙十二”為口號打起了又一波促銷口號。
物流:明年會更慢
買了貨得送啊。數據顯示,截至本周初,“雙十一”期間訂單還有一半未被簽收。571億元的高銷售額背后快遞的業務量也*新了紀錄。不過,配送速度卻著實不快。
據菜鳥網絡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24時,包裹總量為2.78億件,其中“三通一達”四大公司當日業務量均首次突破2000萬件,最高的申通總業務量更是達到3050萬件。為了避免物流爆倉的情況出現,今年國家郵政局曾協調電商、快遞企業繼續強化“錯峰發貨、均衡推進”的工作機制,通過上游延長發貨期來繞過快遞高峰。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用戶下單并沒有嚴格要求快遞必須幾日內到貨,用戶退換貨的服務期限一般也是以簽收日期開始起算,因此適當錯峰發貨、分批次送快遞將有效解決大促期間的物流壓力,配送周期最晚將達到兩周,因此會出現部分消費者至今還未收到包裹的情況。
但與此同時,快遞員的數量與疲憊程度在近日也一覽無余。通過招聘臨時工、與服務外包公司合作,物流方面人員的壓力得以一定程度的緩解,雖然異常辛苦,但普遍會獲得較高的報酬。想要繼續做快遞的臨時工,也可能因此留下繼續為公司服務。
商家:復盤更重要
對于駱駝、韓都衣舍等“雙十一”主力軍來說,“雙十一”次日便進入正常運營,但物流、客服方面還在延續“雙十一”的忙碌。韓都衣舍方面表示,“雙十一”所有的商品都已經發出,現在有150萬包裹在路上,客服團隊則進入售后咨詢高峰期,多數是催快遞、詢問物流情況。“客服部和物流部我們全部實行了三班倒,今年支援的大學生就有1000多人。”駱駝總經理萬金剛認為,“雙十一”就像是電商人的奧運會一樣,是營銷跟產品的雙重檢驗。
“雙十一”復盤也成為銷量榜上品牌商家必做的功課。韓都衣舍集團“雙十一”當日銷售額達到2.8億元,創始人兼CEO趙迎光表示,沒有設定“雙十一”的銷售目標,也不看重“雙十一”一天的銷量,而是更加注重品牌積累。另外,韓都衣舍稱,移動端的表現“讓人興奮得手心冒汗”。移動端成為“雙十一”品牌復盤的集中亮點,萬金剛透露,今年“雙十一”駱駝無線端銷售占比已經超過40%,預計明年“雙十一”無線端占比會提高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