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店鋪整體風格定位
主要問題:
通過以上兩張截圖可以看出,整體風格上缺乏激情,過于清淡。版面中各自定義板塊的分隔也不夠清晰。整體缺乏質感和視覺沖擊力。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維度來考慮改版的方向。
主色調:
由于雪鐵龍、標志車的車主年齡大大多在28—40歲左右,偏愛選擇黑色、灰色、深藍這三個色系,其中代表了安全、可靠性、穩定的銀灰色更是車主們首選的熱門顏色。
所以在店鋪設計時,選擇顏色考慮的因素可以包括:
車型款型顏色:店鋪的主色調與車型的外觀色統一或接近,以增加買家的歸屬感;
銀灰色代表了安全、可靠性、穩定、優雅、沉穩、低調、不張揚,屬不挑男女都適用的中性色,體現了店鋪整體的大氣、專業、信賴感。
風格:
店鋪在設計時,風格上可用一些金屬質感比較強的紋理搭配銀灰色的主色調來凸顯整體店鋪的科技現代感,也更加大氣有品牌質感。
元素:
東風、標志車同屬法系汽車,所以設計元素中也可添加法國代表性的建筑、風景等元素。店鋪主營的商品是汽車配件,法國歐式的浪漫正好可以中和店鋪內汽車給人過度生冷硬朗感,增添幾分親切感,整體店鋪更加多元化。
二、用戶體驗流程
用戶體驗流程需要根據店鋪具體的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是一個不小的命題。這里提煉一下我認為比較核心的部分,以做參考。
通常情況下,我們監控轉化率的目標頁是寶貝描述頁。也就是說,所有的流量,目標導向都是前往描述頁的。拋開用戶通過淘寶搜索或其它廣告形式直接進入產品頁的情況,這里不與討論。在設計當中,我們考慮的最多的是,如何通過首頁留住用戶,并更好的引導他們至產品頁。好吧,我們來說說首頁。
首頁導入產品頁的路徑通常包括以下三個模塊:分類導航、信息推介、搜索框。除此之外,用戶別無選擇,只有點擊IE右上角的關閉按鈕,退出率(不是跳出率)由此產生。在這里,我們要研究的不是如何降低退出率,而是研究首頁流量中,如何讓上面所提及的三個功能模塊產生互補效應,盡量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從而提高點擊率,也就自然解決了退出率過高的問題。
下面我們來逐個分析:
分類導航:
功能:幫用戶梳理店鋪產品線,快速導入產品列表的直接入口
適合用戶:有廣泛需求的用戶
搜索框:
功能:推薦熱門關鍵詞,讓用戶直達產品頁
適合用戶:有精準需求的用戶
信息推介(焦點圖、banner、推薦產品陳列等)
功能:將用戶導入賣家主推的產品頁或活動專題頁
適合用戶:沒有明確購物需求的用戶
下面我們看下目前店鋪情況:
頁頭導航:
導航欄的產品分類需要清晰明了,讓用戶第一眼可以找到自己的訴求分類,避免過多干擾。那么“車友交流”這樣的雞肋板塊就應該堅決刪除,或另行布局。
懸浮導航欄:
滿眼的車型標簽,這部分可以通過車型、產品功能、產品分類等多個維度去羅列產品,并通過彈出層的交互形式加以表現,相信會更直觀,更友好。
中部導航:
做為大部分淘寶店通用的一個模塊,建議這個模塊中和頭部導航和懸浮導航,全方位的對產品線進行分類,包括:營銷、車型、使用環境、功能、用戶屬性等。另外,文字過多的情況下,針對熱門分類進行標簽處理。
搜索框、關鍵詞推薦:
除了在分類導航欄方面加強以外,熱門關鍵字和店鋪搜索框就需要充分利用。可以在每一屏的分類導航欄加上“搜索欄”與“熱門關鍵字搜索”的功能。與服裝等沖動消費型用戶不一樣的是,大部分汽車配件店鋪的用戶有明確購買需求的,所以能夠讓用戶在分類模塊中準確快速的找到想買的產品,是提高店鋪購買率的一個重要的手段。
信息推介:
以上三點下足功夫,潛移默化中,用戶會慢慢的被我們引導至產品頁。關于產品頁的理論文章數不勝數,看么們可以在最近的帖子里面翻翻,好文不少。我這里只就這家店鋪說一下主要出險的幾點問題:
1.店鋪活動公示:
首先沒有店鋪活動BANNER,如果用戶是從首頁進入產品頁的那可能會在對店內的活動有印象,進來看到活動BANNER加深活動的映像。
但如果用戶是通過搜索直接進入產品詳情頁的,那就不能知道店鋪內的活動,汽車配件本來都是一些零碎的小物件,在店內做些滿XX元包郵的活動或者其他套餐活動,可以刺激用戶一次性消費的客單價。
其次沒有關聯營銷,店內活動促銷的產品,這個區域的商品不宜過多一般一排四個,放兩排就夠了。產品圖片過多會影響頁面打開的速度,用戶的耐心有限,所以盡量精簡。
2.邏輯性混亂:
產品的場景圖圖應該放在關聯銷售的下面的,并配以產品信息。但“東升汽車”店鋪卻把它放在了商品展示欄的最后,頁面板式排列邏輯順序存在明顯偏差,此類的問題產品頁數不勝數。
3.輔助信息:
“購物須知”和“關于郵費”
這兩個板塊的文字太多太密集,最好適當的結合圖片來說明,這樣相對文字的表現形式來說更加簡單直觀。另外,視覺上也缺乏設計感。
4.退換貨流程:
關于“退換貨”的流程圖,設計的過于復雜,中間環節太多,需要適當簡化。這個流程是給自己的客服看的,不是讓用戶看的,用戶需要一眼就能看明白的信息內容。
5.關聯銷售:
既所謂“關聯銷售”就一定要有關聯性,而不是胡亂向用戶推薦產品。是對客戶的不負責任,也是對自己工作的不尊重。合理的通過產品品類、品牌、套餐等真正具有關聯屬性的維度去推薦產品,才能刺激用戶購買,提高銷售和客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