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18~29歲的買家是淘寶女裝買家的主導力量,占了總人群的70%。其中,18~24歲,這個階段大多是學生或剛跨入社會的職場新人,25~29歲是初入社會或小有成就的人。30~39歲是買家減弱的一個年齡段,此年齡段的買家基本已經成家或著有了下一代,肩上的擔子會比上一個年齡層重,這也是買家數減弱的因素之一。40歲以上的買家,目前在淘寶女裝上是最少,消費觀念與習慣等因素都使這部分買家不愿意嘗試網購。
從淘寶女裝買家各年齡層消費能力數據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從筆數上來講,18~24歲的人群占比最高,說明這個年齡層的購買頻率是最高的,從中可以推導出來逛淘寶女裝頻率最高的也是這個人群。但這群人客單價卻比較低,這和年齡層的特性有關。這個年齡層多數為學生,本身無經濟能力的收入,但喜歡快速流行、復制率高、價格相對便宜的女裝商品。25~29歲這個年齡層,在女裝成交、筆數、單價方面處于比較均衡的一個位置。這個年齡層的買家多數已經參加工作或者工作已有一定年限,經濟能力的獨立或者提升,出于工作上的要求或者本身的追求,會對商品本身的品質、款式有一定的要求,開始不盲目的追求流行,在追求流行的同時會結合是否適合自己本身需求。30~39歲這各年齡層的女裝買家基本為人夫(父)或者為人母。這個年齡層顯著的特點是在購買女裝上客單價會高于前面兩個年齡層,購買轉化率會比較高,有比較強的女裝店鋪歸屬感。從三個年齡層購買筆數的對比可以看出,這個年齡層購買量不高,但成交金額較高,說明有較強的女裝商品高單價承受能力,從中可以推導出這個年齡層的買家對女裝商品的品質有比較高的要求。 40歲以上的女裝買家,由于歲月的流逝在身材方面對服裝版型有比較高的要求,而體現版型這項恰恰是網購的短處。外加由于文化、觀念、習慣等因素也使其中一部分的買家不習慣網購,或者是找其他人代買。但從淘寶女裝歷史數據上體現,目前這年齡層對應的市場正在悄悄的崛起。
從整體淘寶女裝買家消費能力上看,100~200元的價格段為買家最容易促進成交的價格段,其次是50~100元。這個價格是一個粗的價格區間,從這個區間上大家可以知道,50~200元覆蓋的買家最多,被接受的程度也是最大的。不過,這只是一個區間段,并不是定價,可以作為定價的一個參考因素。當然,商品的定價具體是要和每個店鋪的定位、所售賣的類目以及銷售季節相結合起來的。另外,從淘寶女裝買家主動搜索的需求中體現,被關注最高是營銷詞(廣義上的營銷詞,就是廣告詞。引用到女裝上,第一種是買家自我需求的形容詞,還有一種是運營的推薦詞,這種一般是目前在流行上有一定共性的詞匯,如嗆口小辣椒、坑爹之類)、款式分類詞、品牌詞。女裝營銷詞中又以新品需求最為迫切,風格需求其次。
以針織衫與毛呢衣服為例:
南北方的針織衫類目啟動時間差不多(9月初啟動),但南方從啟動一直處于平穩上升時期,直到到10月中旬對針織衫的需求會逐漸被毛衣的需求所取代。北方針織需求從9中旬開始逐漸降低,這部分的需求被毛衣的需求而替代。南方毛衣類目的啟動基本上要比北方的晚30天左右,約在10月中旬,之后基本成上升趨勢。針織在北方的銷售在秋季只有約為半個月的銷售熱點,但在南方針織銷售周期約為1個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