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近兩年由于“微店”的開店門檻簡便,非常受用戶的青睞,而需要保證金和層層認證流程的淘寶,或將面臨著嚴重的沖擊,面對勁敵,阿里要出招了,欲推“小鋪”來杠上“微店”?
據了解,阿里在無線賣家推出工具“小鋪”,賣家通過手機淘寶,就可以實現上貨、發貨和店鋪管理等的功能,同時,每個店鋪都可以生成6位數店鋪直達號以及店鋪二維碼名片,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等多個社交平臺來進行推廣。
阿里此次推出的“小鋪”是要跟“微店”是要杠上的節奏???
“小鋪”二維碼可分享到“朋友圈”
據悉,“小鋪”針對賣家對從上貨到發貨的流程都盡可能簡化掉了,賣家可以通過手機淘寶來上傳商品、店鋪管理商品售賣、售后服務,為賣家在無線端提供了一站式的商業管理新工具。
以上貨環節為例,賣家只需要登錄手機淘寶,用攝像頭對準有條形碼的商品,掃一掃條碼,就能夠實現商品信息自動上傳并且快速匹配相關類目,不到5分鐘即可完成整個上貨過程。
沒有條碼的“非標品”商品,賣家可以用手機對其拍照,再上傳商品詳情。
而發貨環節,在“小鋪”也極為簡單:賣家在填寫好快遞單后,而無需再填寫核對一長串數據單號,只需掃一下快遞單條形碼,即可自動上傳發貨信息。“這也意味著,無論你是身處在何地,都可以輕松實現邊拍照邊上貨,實現商品實時上架實時交易。”“小鋪”有關負責人介紹。
另外,該負責人還介紹,無線賣家可直接生成6位數字店鋪“直達號”,以及二維碼店鋪名片,分享到微淘、微博、微信、通訊錄、芒果聯盟等多個社交平臺。
據悉,下個月小鋪還將對無線店鋪提供LBS(基于位置的服務),以及內置支付寶小微貸平臺“淘寶貸款”。阿里無線事業部總監張闊透露,“小鋪”啟動內測以來,不到半個月時間,已經有超過200萬新老賣家實現了小鋪的開店和店鋪管理,而其中半數以上是新用戶。“阿里平臺的總賣家數是850萬,200萬賣家是一個很大的數字。”
“微店”紅火之后,“小鋪”要來搶微商
很多微信用戶感慨,現在經常遭遇“朋友圈”賣貨信息“*屏”,可見“微商”有多瘋狂。
在微信“朋友圈”賣咸鴨蛋等土特產的農村電商鐘衛平,2014年的銷售額就達到了200萬元。鐘衛平告訴記者:“朋友圈推薦式購物,一定是今后的趨勢。”
“微信海”聯合創始人林大亮認為,2015年,“微商”元年全面來臨,移動互聯網時代“唯快不破”,企業的微信營銷策略也將往業務微信化、粉絲代理化發展。
“朋友圈”營銷最初是從“面膜黨”開始的,一群全職媽媽通過代理式供貨開啟了朋友圈銷售模式,隨后,“絲襪黨”、“零食黨”等在朋友圈相繼增加。
有記者采訪了一位兼職在微信“朋友圈”里銷售日用品、服飾的徐小姐,“因為家里有親戚在日本,之前只是偶爾推薦一些自己用的日用品,然后偶爾幫一些朋友代購,收取少許代購費,后來訂單從一天一兩個增加到幾十個,就需要一個支付平臺來完成。”徐小姐表示,自己平時是有工作的,不便專門申請開淘寶店,與朋友之間的交易都是用支付寶、微信直接轉賬來完成的,后來開了“微店”,就直接在那里完成交易流程。
對于阿里即將推出的“小鋪”,徐小姐認為操作的模式非常適合“微商”,“因為微店需要開通微信支付,很多客戶并沒有開通,反而更喜歡支付寶支 付。但對于一些陌生客戶,直接轉賬的話可能有風險,所以大多‘微商’都借微店來完成交易。”徐小姐認為“小鋪”的推出,必定會搶走一部分微商,因為大多數 人都習慣用支付寶。
那么問題來了,騰訊是否會屏蔽“小鋪”呢?
“小鋪”與“微店”可以說是阿里與騰訊在“朋友圈”的再次狹路相逢。那么,兩者到底誰更強?
張闊表示,“小鋪”的商品體系和大淘寶的商品體系一致,消費者可以看到其他消費者購買的情況,可以看到商家之前歷史信譽的情況,可以幫消費者做購物決策。所有在“小鋪”上銷售的商家,也要符合淘寶銷售基本的要求。比如說實名認證、實人認證。
他認為,實人認證和微商相比,在貨源真假上有更嚴格的核實。“現在微商比較流行的模式是分銷,但不少微商自己都不清楚分銷的貨源如何。”
那面對阿里的如此高調的“入侵”,騰訊是否會屏蔽“小鋪”?訊官方給出的答復是:“作為平臺,如果發現對用戶造成騷擾、誘導,我們會按平臺規則處理。同時,為了保障用戶購物安全,我們建議商家通過申請服務號,開通微信支付的方式,給用戶提供更流暢的消費體驗。”
而阿里巴巴無線事業部秦奮則表示:“現在都在提萬眾創新,大眾創業,大量商家涌入微信‘朋友圈’,這肯定是一個事實。不用擔心‘小鋪’店鋪名片會被微信屏蔽和封殺,用戶記住這6位號碼,就可以直達店鋪。”
其實互聯網的本意是開放,能不能在這塊市場上取得商機,就要各憑自己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