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對外公布了最新的關于出售假冒商品管理規則。根據規則規定,將嚴厲處罰不良商家出售假冒、盜版商品的違規行為,并視其情節嚴重性,如售假行為特別惡劣的商家或將面臨一次性被扣48分,直接關封店鋪的最嚴處罰。據悉,該規則于8月22日正式執行。新規則對賣家出售假冒、盜版商品行為的處罰限權時間大大延長。根據不同情形,分別為由原來7天延長至14天;以 及由原來14天延長至21天;且新增“限制發貨”的違規處理措施。在限權期內賣家店鋪將被屏蔽、限制發布商品、刪除店鋪、限制社區功能及公示警告等。
此前,淘寶網一直以來采用違規行為扣分制對商家進行管理,扣分疊加并受到相應處罰,扣滿48分將封店。而調整后的新規,對于有多次售假行為的商家,將執行升級的加重處理,此類商家若再次違規,將面臨扣除24分的處罰,兩次后便直接關閉店鋪。而對于利用多個賬號重復惡意售假的店鋪,視其情節嚴重性,或被一次性扣除48分,并直接關閉店鋪。
最嚴打假規則公布當天,淘寶同時公布了2013年上半年在打假及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取得的成績。數據顯示,截止2013年6月,知識產權主動防控共處罰各類售假賣家42萬。 聯合公安機關共同偵破知識產權類案件7起,涉案金額達1億多元。
與此同時,淘寶在打假行動過程中,將“打”與“疏”相結合。2013上半年,淘寶投入巨大資源致力于扶植賣家進行轉型,倡導用戶進行自我整改,并為賣家提供了誠信經營的轉型方案,即供銷平臺。
此平臺是淘寶針對因售假處罰的用戶建立的綠色轉型通道,利用供銷平臺引進的大型供貨商為這類賣家提供貨源,鼓勵這些賣家在淘寶繼續經營,以此保留其經營和服務的能力。統計顯示,其中27%的賣家選擇了轉型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