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戶起訴支付寶索賠2元 質疑其個人信息遭非法搜集
3月21日上午消息,海淀法院官網發布案件快報,俞先生稱,其在北京樂友公司購買牙膏使用支付寶結賬,事后發現支付寶客戶端默認勾選了“授權淘寶獲取你線下交易信息并展示”,其在線下店鋪的交易信息被提供給支付寶、淘寶、天貓。俞先生認為上述四公司共同侵犯了其對個人信息被收集、利用的知情權,故訴至法院,要求四被告向其道歉、刪除其個人信息數據并賠償經濟損失、精神損害撫慰金各1元。日前,海淀法院受理了此案。(來源:新浪科技)
2、阿里巴巴啟動大進口戰略,要孵化全球100家中小企業上市
進口博覽會恰好在今年天貓雙11之前,靖捷更透露“大進口”就是今年天貓雙11的主題。
天貓國際將作為阿里巴巴大進口戰略的執行核心單位。自2014年正式上線以來,天貓國際已經連續四年位列國內跨境電商份額第一,購買用戶超過6500萬,成為連接中國消費者和全球品牌的一座橋梁。目前,天貓國際已吸引了74個國家和地區的商品進駐,薈萃18000個海外品牌,其中超過八成是借由天貓國際首次進入中國市場。僅在2017年,天貓國際平臺新孵化的“億元俱樂部”品牌就達到35個,對于全球品牌商而言,天貓國際是他們進入中國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市場的最佳渠道。(來源:天下網商)
3、飛機越買越多,對手越追越近,為什么順豐還不夠“快”?
不用回頭,順豐就能聽見追兵漸進,中國快遞龍頭去年凈賺47.71億,同比增長14.12%,但第二名中通也賺了不少——31.59億,同比增長54.0%,凈利潤率更是高達24%!順豐710.9億的營收叫通達系望塵莫及,但百世已經不聲不響地把營收做到了199.9億元,而且增速高達126%!
王衛去年說了句“順豐還不夠快”,一度被解讀為對三通一達太慢的嘲諷,但結合年報來看,王衛對順豐的發展速度恐怕真有些著急。最近幾年,順豐的營收增速持續低于行業整體增速,市占率逐漸萎縮至7.62%,9.07%的營業利潤率也遠低于通達系平均水平。順豐仍是中國規模最大、時效最快、滿意度最高的快遞公司,但一家既無法快速成長,也無法創造豐厚利潤率的企業,未來靠什么支撐50倍的市盈率?(來源:天下網商)
4、美團打車宣布上海首日完成訂單量超15萬單
3月21日零點,美團打車正式登陸上海,同時上線出租車和快車兩種業務。這意味著繼南京首站之后,美團打車跨出了布局全國市場的第一步。
在上海開站前三個月,美團打車對采取司機“零抽成”;而在乘客端,上海用戶前三單每單最高可享減免14元優惠。
根據美團方面公布的數據,美團打車在上海上線不到20個小時,日訂單量即突破10萬單。在隨后的幾個小時內,訂單量進一步超過15萬單。(來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