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發展指數(aEDI)”,阿里研究院分析發現外貿網商密度最高的25個城市如下:
在這25個城市中,長三角占12個,珠三角占9個。資深外貿專家肖鋒認為,我國外貿出口70%分布在長三角、珠三角沿海地區,這25個城市的分布與我國外貿發展狀況相符。進一步,肖鋒帶來了對外貿電商的深度洞察:
為外貿網商支招:向綜合服務業要收益
2013年海關數據顯示,我國一般貿易出口占比已達出口總額的52.8%,且這個趨勢還在增長,即“二頭在外”的以純加工為收益的出口結構在下降。外貿網商群體,均為以一般貿易出口方式為主的中小微民企,加工貿易方式出口則大多為外資企業。
肖鋒認為:“一般貿易出口,除了制造業收益外,可以向國際金融、物流、渠道、品牌等綜合服務業領域要效益。中小外貿企業可以通過產品差異化、自主品牌、自主營銷上提升價值,同時,也可以通過進出口流通服務外包的方式,降低流通成本、改善交易條件,特別是金融服務條件。”
外貿電商服務:迎來黃金機遇
隨著外貿結構變化和網商逐步轉型,肖鋒認為:“外貿電商應用,也將由網絡營銷、跨境零售B2C,向外貿綜合流通服務上延伸。”基于這樣的發展形勢,國務院辦公廳專門發布文件,明確指出:“鼓勵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為中小出口民企提供通關、退稅、融資等服務。商務部也把支持大型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作為提升我國外貿競爭新優勢的重點工作。
由此,外貿電商服務正迎來黃金機遇, 以外貿服務平臺一達通為例,今年3月份,光是出口訂單就達到8298單,比4年前的同期增長了近5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