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開店貴在經驗分享,也貴在學習別人的淘寶經驗,那么我們今天的主題就是一個店鋪是如何從月銷售6萬做到與銷售1000萬的!請看賣家分享:
一、基本情況介紹
大概是2014年9月份開的店鋪,我們拿到手已經是12月份了,日真實銷售額2000。
二、取勢之道—怎樣取勢借勢
拿到店鋪之后,先分析市場行情和行業趨勢,根據類目情況,如果能進入TOP,每個月可能要虧30-50萬,那么前期的規劃就變得相當的重要了,當時的情況,雙十一和雙十二是沒辦法報上去了,如果要做到類目前50,銷量需要維持在400w以上。我們拿出20款產品來操作(單品破400w,短時間之內不太現實,我們采取多點突破),去年**沒有怎么查,我們就借勢用這個來測。
測款就對直通車比較熟悉,網上教程一大堆,其實我想說的是沒銷量的產品,大規模的來測試,花錢能測到什么,基礎銷量大部分人不都還是*嗎,再有錢的老板的錢也不是風刮來的,去年隨便*些單就可以拿到排名,有了排名買家點不點,哪個點的多,哪個賣的好,什么數據不都出來了么,所以大家要結合時事來達成自己的目的,之前我還寫過低客單價的用官方試用來測款的,都是一個道理。具體測款的細節不談了,我們只談怎么把標品的單品做到極致,我們拿其中一個水壺舉例。
另外補充一點,對于這個店鋪的操作,不適合小賣家和小老板,因為貨源都解決不了經常斷貨,資金動不動容易斷的就不要模仿,可以了解一下相關的思路,先找準自己的位置。
三、取勢之道—借勢破敵
下面看看看爆款,賣家做爆款時機的重要性我們就不言而喻了,見過很多運營,都是按照老板的方向做運營計劃在做,被迫在一個不是很恰當的時機做了一些很恰當的事,結果卻不是很明顯,所以淘寶和線下的運營思路不是很一樣,在淘寶掙錢,不在一時一刻的成敗得失,耐心等,有時候會為你省很多錢,省的錢其實就是賺的。
淘寶的競爭很大,我們首要目標就是要干掉競品,這樣才能給自己留出大的位子,流量和排名這些都是相對的要在大家松懈的時候下手,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最理想的時間點大致有幾個節點,1.淡季;2.大型節假日(至少5天以上,對運營而言,一兩天沒意義,3天可以忘我的玩一下,5天就玩瘋了)。當時接下店鋪時,離春節是最近了,平時放假你還可以讓運營拘束下來看店,春節就不一樣了,很多賣家都放松了,和親友團聚。我們也能從數據中分析到,大部分店鋪這個時候銷量都是下滑的,那么這時我們就需要快速突破了。
思路大致就是這樣子,具體還是要看執行,我們首先確定過年時間,而且在這之前幾天很多快遞陸續關門,除了順豐和郵政,雖然郵政有點坑,但是郵政的網店遍布各個地方;
標品的外形、功能、價格很重要,決定了寶貝的未來。所以我們最好尋有市場前景的,這個產品以前是另外一家店的爆款,因為**太猛被K掉了,所以我們店鋪接著做了,原來他位列榜首的時候我們干不過,現在同一個起跑線,不,應該是我們先下手為強了。補充一點在這之前,我們跟品牌商溝通要了一些聚劃算資源,當然也是表了很大的決心才給我們的。
1月18號左右新品上架,開始布局,直通車、鉆展先不要開,開了也是浪費錢,前期沒有銷量沒有評價基本很難做。那么我們就做了一個活動,白送(不是真白送,搞了個噱頭,當時廠家給了我們一個活動,只要買我們的另外所有的產品,都可以白的一個水壺,送不起的可以半價,利用店內流量往外出,買其他產品就可以免費得水壺,拍下以后確認收貨返現,現在好像官方不讓這么這樣子做了,但是只要不在單品里過多體現還是沒問題的,這樣下來兩件產品不賺錢,有時候稍微會賠點,3天以后稍微投一些直通車鉆展,半價的話賠的就少多了)。
10天左右的時間,送了大約1000多個,全是返現的形式,基礎銷量就起來了額,整體下來,扣點、快遞費、單品虧損等,一共賠了2萬不到;在這期間,品牌方聯系的聚劃算單品團已經排期,時間是2月3日,標品活動都有利潤,坑位費是12500,粗略算了一下,我們只要賣夠3000臺,就不賠錢,店內活動結束后的3天左右,就開始聚劃算預熱了,這時候單品已經開始有正常銷售了,每天大約能賣20臺左右,然后我們在各流量入口開始補單,每天補30單,保持單品每天日銷50臺,堅持到活動2號預熱開始,結果聚劃算當天賣了2500臺,補了500臺的單,整體是3000單,這樣這個單品就到了4000銷量以上。日子一天天過了,一下子就到了2月4號了。
接下來看下行業,整個行業的銷量急劇下滑,類目第一的水壺日銷售從600臺掉到200臺,這么好的機會絕不會放過。
這時候已經有了4000+銷量,我們聯系了幾個站外活動,其中一個是排期在2月27日是以聚劃算的價格參加的,成功布局了開年來的活動,我們的目的不是趕超第一,而且不給第一反超的希望。另外一個大點的活動是分期上的,幾期下來跑了5000多件,但是我們要注意活動不要一下子干5000件,從SEO角度來講也不可以,平均下來走,大家應該聽過很多一下子賣5000件然后死掉的店鋪,我們是平均安排在2月5日-25日之間,尤其是初一到初七;(也許有人問,聚劃算才3000件,這個怎么會5000件呢?我們是虧錢的,我們是在傭金返現上下工夫的,這5000件銷量大概虧了15w。)
然后之前安排的27號排期活動開始了,連續7天,每天還都是有銷量,這個時候我們的工作也完成了,我們在3月5號之前的銷量做到了10000臺以上。
提示:我們是持續不斷地把銷量做到一萬臺的,不是一下子就賣那么多的,5號以后的銷量都是自然流量的真實銷量,每天最多的時候賣900+,最低也是500+,還要補充一點,其他2個品牌的都是30多的低價貨,我們的產品是利潤最高的,前面的虧損多久能回來,大家自己可以算。即使他們的銷量會有所回升,但是追我們也不是一時半會的,我們銷量利潤都高于他們,質量也比他們好,跟他們呆在一起,他們也是陪襯,這時候砸點廣告費就事半功倍。
上面的例子只是店鋪里面其中的一款產品,我們同時操作的還有其他的產品,大家看到我們操作的思路,寫的是很輕松,但是剛開始從拿到店鋪到選出產品,我們下了很大的功夫,這款是做的最成功的,花的時間也是最多的。
四、細節與售后
下面是一些大家常常會忽略的問題,大家要多多注意一下,千萬不要把錢白白花出去了。
1、我們這款起來之后沒敢**,不是不想*,一是不敢,時間節點上先是3.15,而后四五月嚴打;而是這款產品的上一個賣家就是因為**死的,才給了我們逆襲的機會;這個新款的時候前期50單是*的,上面已經說過原因,測款,好評引導客戶,直通車得分這幾個目的,一般這個銷量比例,50單基本上不會出問題。
2、 評價這塊我想著重說下,評價雖然不在權重范圍之內,但是確實會影響客戶轉化,其中20人是我們自己的朋友,精*,5心號以上,100字好評,曬圖5張,追加50字以上,不一定全要好評,有好有壞,但是壞處絕對不涉及產品質量問題,快遞一般是炮灰,評價完之后,你會慢慢發現,流量剛開始雖然不多,但是轉化是真好,有些評價內容寫的連我自己都覺得是真的,太公平公正公開了,一點都不慣著我們,只有這樣的評價顧客才會信,現在的顧客都猴精猴精的,這點大家應該深有體會吧。
3、不要說我們是天時地利人和才有這樣的成績,這樣的東西大家都可以爭取到,大部分做標品的商家沒有幾個窮的,都有自己的人脈和資源,之所以做不起來,要么是內功不夠扎實,轉化不好,要么是執行力不行,懶癌。你花幾十萬不一定聽得到這樣的案例,很多人都在炫結果,我也不希望大家看后發牢騷說大賣家才能有這樣的成績,我們操作的時候是新店,9月份開的,12月份開始正式操作,所以既然選擇做電商,別整天跟怨婦似得,就跟劉強東說的一樣,很多事做不成,全是人的原因。現在也到處都是機會,淡季的時候你在做什么,馬上就有一個十月一了,你要做什么,別人都在準備雙十一了,你又在做什么,你忙的時候別人都在忙,都是那么多時間,你也高明不到哪里去,關鍵是別人都在閑的時候,你在做什么,差距就是在這個時候拉開的,學習丶做人丶做事都是如此,名人事跡上學的時候都沒少學,到處都是案例,關鍵還是看人,看執行力。
4、大家經常問,我上了活動之后為什么還是沒銷量,有流量沒轉化就找原因,是定位還是內功還是性價比,百度搜沒轉化的原因例子也不少,別整天怨天尤人跟誰該買你的東西一樣,有時候一次活動不足以讓你立刻擁有自然流量,其他工作都是要同步進行的,迅速找出原因,爆款不建議上聚劃算,預熱幾天不賣貨+活動權重不大,容易死。多說幾句,一個朋友研究內功,主圖,詳情研究到“變態”的地步,變態到什么地步?具體一個關鍵詞,都挖掘出來是什么樣的買家會搜?什么年齡階段的人會搜?什么收入水平的人會搜?什么情況下會搜?什么情況下會收藏?什么情況下會加入購物車?什么情況下會下單?什么情況下會沖動下單?什么情況下會理性下單?一張簡單的主圖,就會做幾十版來測,直到滿意,當然給他回饋也是對得起他的努力的,他最好的成績是做到了真實轉化率35%。所以說不是井里沒水,是挖的不夠深
5、也許有朋友會問,這店鋪**了沒,去年大形勢都知道,肯定有*,剛拿到店,沒流量沒銷量的,怎么跟品牌方表決心,無非就是拿貨和做個數據給品牌方看下我們的能力和決心。12月份拿到店之后就開始*+活動,也是這個時候有的款**被干掉了,很痛苦的煎熬。一月份開始配合新品真正下手玩影響的,這時候開始轉變思路的,二月份是我們的決戰點,三月份單品穩居豆腐塊,然后其他款式開始打造,當然過程是很復雜的,本文主要是分享從開始轉變思路之后的一些操作和玩法,根據這個店的成長,我們也衍生出來很多玩法。
五、結果
從此以后,店鋪一馬平川,穩居類目前50,有活動的時候會到前3名,平均下來是類目前20,報什么活動基本都會過,各種會場和活動資源。
小店想做成大店,需要我們不斷的積累學習,大家如果有好的經驗都可以給大家分享,達到共同學習進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