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淘寶運營“,一名不正經的運營,因為我會的東西太多,我會攝影,會美工,特別是攝影,不僅僅是會,差點就去做攝影這一行了。我認為我自己唯一的優點,就是比較好學;因為不管是美工,攝影還是運營都是我自學的,包括現在的京東。下面我就分享一下在京東運營的心得體會。
我們是在9月5號入駐京東,7號上架,9號審核通過第一款產品,從第一次進京東后臺到現在是第42天。下面就開始正式進入主題
新店你問10個有9個都是建議你*,*流量,**,總之跟2年前淘寶操作手法相當像,當然我也不例外,基礎評價肯定是要*的,*完之后上快車,那時候最糾結的一個問題是,快車和**哪個權重更高,然后問很多人,看帖子,然后總結出一點,**比快車成本低,那就*吧!當然從開店第一天,我們快車是沒停的。開業10天以后,**量基本穩定在30單左右,那時候評價陸續出來了,問題也出來了,評價過濾率真的太高了,期間**公司換過3個【合作的時候已經說明白了,只是試合作】。我這人比較牛角尖,當時店里100多個評價,后臺顯示評價數是200左右,我把所有的評價和對應的訂單號全部復制在一個excel里面,然后一個個去篩選,因為每個**公司包的快遞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就可以把每個公司的評價率都統計出來,都是差不多,過濾率都在50%以上,還有一家**公司過濾超過80%。那天做了一個決定,不*日常單了,再*下去絕對出問題。就改用快車去推,不計成本的推,大詞卡在前3,那時候的ROI都是1-2之間的,當然這一切都是我們預料之中的,每天花費2000多些,持續一個星期左右,終于穩定下來,投產在3.3-3.5左右。
一直穩定到現在,我們的快車終于不虧錢了,老板還開玩笑的說,啥時候把天貓的直通車也開到這么高投產那我們就發了,因為我同時負責天貓,天貓的投產只有1.8-2.0左右。
自然流量開始上漲主要是10月份開始,5號以后,漲到700,15號到了700,這幾天是1100左右,快車花費穩定在1000-1500,快車花費為什么會跳躍這么大,其實我到現在也還沒弄懂,卡的位置是一樣的,大盤也沒變化這么快。有知道的能否幫我解答下?
不看9月份數據,因為9月份大多數是*的,給大家看這個月的數據吧!
10月2號上掌秒,10W的KPI,你們懂得!除此之外,一單沒*過。
我們是小類目,所以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就穩定在了類目第二(sop),上面給的目標是三個月內做到第一,但是我個人并不是很在乎名次,賺到錢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我們天貓,為了沖名次,又是價格戰又是增加推廣費,名次有了,利潤卻所剩無幾,弄的幾敗俱傷。
堅持下來的人總會有收獲,希望以下的內容能幫得到你們,京東的運營,我總結出了幾點特別適合新店:
1、把所有軟件摸透,知道每一個數據背后的含義,這是最基本的。
2、操作之前先分析同行數據,他們的轉化,客單價,(sop)第一名量有多少,第一名的轉化有多少,他的進店關鍵詞是哪幾個。
3、**和快車,我們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增加自然搜索量,所以當你發現其中一樣對你店鋪自然搜索沒有提升的話,請立即找出原因和做出應對方法。
4、80%**公司都是坑人的,有耐心的你們可以學我去統計一下**的評價被過濾的概率是多少,沒說不要**,只是你要知道給你**的這家公司的評價過濾率是多少,多選擇幾家再合作,找一家過濾少的去*,因為畢竟還是很少店能向我們那樣不計成本的去推快車的。
5、評價沒有上千之前請重視你店里的每一條中差評,因為它們比你們店的詳情還重要。特別是很差的評價,不管花多少代價,都要刪掉。它對單品的轉化率是最直接,也是最大的。突然哪一天轉化跌了,請第一時間看你店里是不是多了關于質量方面的中差評。
6、最后最最重要的一點——產品,當你做到了這一點,你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當你沒有做到甚至沒有理解這一點,那以上內容對你來說純屬扯淡,幫不上你。信我一句話:好的產品勝過一個好的運營!這是我第一次創業開天貓失敗得到的最深痛的教訓。
*本站部分文字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聯系信息:
甩手網